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吃了“聪明药”就能变聪明?错!会上瘾才是真的

吃了“聪明药”就能变聪明?错!会上瘾才是真的

小时候看动漫《哆啦A梦》里有一个常用的道具——记忆面包,只要把内容印在面包上,再吃下去,就能记住内容。

图源:网络
如今面对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你是不是经常感觉脑子不够用?想要一块为脑子扩容的记忆面包。

于是,人类为了追求高智商、高效率将某类药物作为记忆面包的替代物,并美其名曰“聪明药”,只要服用了它,就会变得思维敏捷、精力充沛。

1

高三考生服用“聪明药”,聪明反被聪明误

田静第一次吞下那片“聪明药”时,并没有特别的感觉。

《新京报》最近报道了一则这样的新闻:田静是一位高三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很大,成绩一直下滑,她自己和父母都非常焦虑。

直到一天田静妈妈在她解物理题时递来一粒白色药片,并对她说“有人吃了成绩就变好了,你也试试”。最初,田静吃药后并没有察觉有很大变化,随着时间推移,服用药片的剂量也从原来的每天一片变成每天两、三片。

图源:pexels
期间,田静感觉自己在课堂上的专注度提高了,听课做练习,比之前容易很多。服药两个月后的月考,田静考进班级前十,在总结学习经验时,她说要“好好看书,多做习题……”,但唯独没提那片白色的药丸。

田静觉得自己真的碰上了只有哆啦A梦才有的学习“神药”。

可伴随成绩提高的同时,田静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bug。从服药一个月开始,田静开始大量脱发、心情烦躁,还伴有严重的失眠症状。两个月后,田静妈妈觉得不对劲,立即让她停药,可是停药之后的田静,身体没有好转,反而全身不适、恶心头痛的问题更加严重。在医院里,医生告知她们,田静已经对这种所谓的“提神药”上瘾。

图源:unsplash
在国内,像田静一样服用“聪明药”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可能是十多岁的学生,也可能是三四十岁的青年,他们服药的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然而,这种药却给身体或大脑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2
在美国,聪明药和INS成了完美学生的标配

国内学生服用“聪明药”提高成绩,那这个药在国际市场更是备受欢迎。在欧美等国,服用聪明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群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前不久,全球第一媒体Netflix就专门推出了记录片《请服药》(Take Your Pills),里面揭秘了美国中学生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取胜,不约而同服用本来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聪明药”现象。在很多学生的眼中,阿得拉(Adderall)和Instagram竟成了完美学生的标配。

图源:pexels
视频拍摄了十几位在人生某个阶段服用过阿得拉(Adderall)的受试者的访谈。他们有的是高盛(Goldman Sachs)的银行家,有的是反复称Adderall为“喷气燃料”的卡通化硅谷技术人员,有的是被正式诊断为ADHD的大学生)。他们服用药片的人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和成绩,没有别的动机。

据调查美国高校约有11%的学生群体在服用“聪明药”,而在常春藤名校中这一比例高达20%。而且在备考这些时间段,他们的用药量会增加,甚至有些学生把阿得拉(Adderall)看做他们成绩提高的关键。

“聪明药”虽然是法律管制的处方药物,但其获取难度极低,获取的渠道很多:向身边具有处方的朋友购买、通过非法的途径获得,或者是去找“对的医生”诊断,将药品拿到手。

图源:unsplash
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认为服用“聪明药”可以追赶上那些有家教辅导的富裕孩子,而富裕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有充裕的金钱和资源去负担服用“聪明药”的成本和代价。

聪明药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救命药。在校园里,它能让一名家境不好、上不起辅导班的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在职场上,它能让一名大企业家日以继夜的写程序;在运动场上,他能让一名运动员忘记自己受到的伤病。

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还嗑药“开外挂”。但是“聪明药”真的那么管用吗?

3
聪明药的真实面目:会上瘾,等同于吗啡和可卡因

这种被称为“聪明药”(smart drugs)其实是主要用来治疗ADHD(俗称多动症)的药物,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等,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有助振奋精神、缓解抑郁以及减轻疲乏的效果。一些高考的学生、大学生和企业管理人员服用类似于兴奋剂的药物,来增强记忆力,使思维更灵活。但实际上,没有研究证明这些药物具有这样的功能。

图源:dailynexus
利他林属中枢神经兴奋剂的西药制剂苯哌啶醋酸甲酯,是一种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的神经类药物,服药后可以让孩子的精神高度集中。但利他林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即便医院处方也要限量,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决定用药的剂量。

家长所要开的"聪明药",还有另一种同样属于神经抑制类的西药"莫达非尼",有人称其为"不夜神",一般用于治疗嗜睡症和睡眠呼吸暂停。"莫达非尼"同样属于处方药,它与"利他林"有类似的功能,在使人镇定下来之后变得精力集中,还能使短期记忆力有所提高。

图源:pexels
但是,这些药本身是作为治疗使用,长期滥用会导致抑郁和情绪不稳定(因缺乏睡眠而引起)、心率不齐和停药期间的各种不适应等等,严重时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更可能“聪明”不成反成瘾——如果考生在中考、高考时本就精神压力大、神经紧张,再服用这样的中枢兴奋药物,可能让考生兴奋过度,甚至狂躁,长期服用便会产生成瘾性。

医生君认为,与其期待聪明药能灵验,不如吃一根香肠两个蛋,100分走起~

图源:giphy.com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