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既要调整心态,也要积极对症治疗
对于大多数癌症患者而言,化疗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一滴滴的药水,被慢慢地输送到全身;抑或是一粒粒的药丸,经胃肠道吸收后被分布到全身,在体内四处诛杀癌细胞,但同时也不得已地屠杀了自身的一些正常细胞。
因此,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状况,如食欲不振、疼痛、失眠、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这些看似不如癌症可怕的副作用,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患者的精神力,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实则危害极大。研究表明,不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经过化疗后严重下降,同时伴有抑郁情绪的加重。
图片来源:pixabay
一边是救命的必须选择,一边是难以规避的副作用,面对两难,患者该怎么办?
正确的做法是,提高对化疗后不良反应的认识,并做好相应的临床管理。
正确认识化疗药物
理性应对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相关的副作用种类很多,发生的概率也各不相同。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应该提前了解相关信息,调整心态;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咨询医生、做好应对方案。
在众多的化疗副作用中,消化系统不适和毛发损伤最为常见,对患者的影响也最显著。
当化疗药物的毒性伤及毛囊时,容易出现身体多处毛发脱落的情况,这对患者精神层面的打击较大,很少有患者在一开始就能欣然接受。所幸的是,这并不是永久性的副作用,治疗结束后,通过适当的恢复,毛发会再次新生。
图片来源:pexels
当毒性累及胃肠道时,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难以咀嚼和吞咽等问题,导致异常的消瘦与乏力。主观上的痛苦有时会自我反馈,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积极寻求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不良反应各不相同
但探索从未停歇
目前,国内外关于“化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研究,还相对匮乏。
已有研究大多采取了对症治疗的策略。通常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对症状的常规评估;第二步是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对应治疗,并反复调整。
但由于化疗的许多不良反应,往往带有患者本身的主观色彩,因而很难去界定和进一步的评估,持续追踪的难度也很大。因此,对于化疗后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何进行评估和对症治疗,是目前亟待突破的瓶颈。
于是乎,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研究者对呕吐的类型做了如下定义:
急性呕吐:通常在化疗后1~2h内开始,4~6h内达到高峰
呕吐延迟:发生于化疗后24h以上
预期呕吐:在治疗前由于条件反射而出现的呕吐。常见于在前期化疗过程中已经出现过严重恶心、呕吐的患者。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针对不同的类型,一系列药物包括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皮质类固醇,-氨基丁酸类似物相继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
这些药物各有差异,有些药物只作用于一种受体,有的则可以作用于两种受体,比如西尼必利。
西尼必利
消化不良患者的福音
西尼必利在作用机制上,既能够刺激5-HT4受体,又能够拮抗多巴胺D2受体的药物。也就是说,西尼必利具有双向促进乙酰胆碱释放、高效发挥促胃肠动力的作用。
同时,西尼必利所作用的5-HT4受体在消化道分布极为广泛,能促进整个消化道的动力,这对于经历了全身化疗,经常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的患者而言,是一种不错的消化道调理药物。
而在2017年,经过了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西尼必利终于在国内上市,主要用于改善轻度至中度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早饱、餐后饱胀不适、腹胀等症状。
| 疗效:
该研究纳入了383例连续轻度至中度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评估了西尼必利和多潘立酮(没错,就是你熟知的“吗丁啉”)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时间为期4周。结果显示,西尼必利(1mg,tid)组,总体症状改善有效率高达9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多潘立酮(10mg,ti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安全性:
由于西尼必利作用于两种受体,因此,它既可以通过CYP3A4代谢,也可以通过CYP2C8进行代谢。理论上而言,不容易形成药物代谢时的竞争性抑制,还能减少多重用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西沙比利、替加色罗、多潘立酮由于延长心脏QTc间期,已经陆续遭遇退市、警告。促动力药物的心脏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不过,西尼必利却没有这方面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西尼必利的亲脂性低、选择性高有关,使得其与钾离子通道结合的风险非常低。西尼必利上市后,2016年的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显示,累积640,665,301次的用药,仅有3例心脏不良反应(1例心律不齐,2例心动加速),且症状均不严重。
小伙伴们,化疗的毒副作用不可避免,所引起的消化道相关不良反应,也往往令人十分头疼。但选择一种更为适宜的治疗方法,还是能更好地度过不适期的。
相信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像西尼必利那样的药物,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参考文献
[1] 曹建存, 王燕, 张丽, 等. 肺癌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改变分析[J].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 2011, 14(4): 358.
[2] Grevelman E G, Breed W P M.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hair loss by scalp cooling[J]. Annals of Oncology, 2005, 16(3): 352-358.
[3] Abernethy A P, Wheeler J L, Zafar S Y.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The rapid learning cancer clinic model[J]. Current opinion in supportive and palliative care, 2010, 4(1): 36.
[4] Hesketh P J.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adults[J]. UpDate, Jan, 2017.
[5] Du Y, Su T, Song X,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initap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redominant functional dyspepsia[J].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14, 48(4): 32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