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灵活运用】了不起的“补中益气汤” ⑷
#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经方
No.1
乏力案
大学刚毕业那会,我对脉诊的重视度不够。
有天接诊了一位50多岁体型偏胖的女性病人,主诉是一个多月来,全身没力气,心情很不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人总是开心不起来,很压抑。
一看病人抑郁的表情,又是女人,脑子里跳出来的方子就是“逍遥散”,于是开了七剂。
一周后复诊,告知:病情没有任何改善。看来方子没有选对。
于是仔细体会她的脉,发现右手脉沉细而短,且无力,随改方“补中益气汤”七剂。
结果复诊时病人非常高兴,说这个方好,人一下子就活过来了,原来连扫把都不愿意拿,现在有力气拖地干家务了。
临床上这种内伤脾虚证非常容易误诊为肝血不足的抑郁证。
有了这次教训,后来误诊的情况就少多啦。
No.2
头晕案
第二例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因头晕、血压低数月,在其他医院用了多种中西药,但头晕问题一直不能缓解。
病人并不是天旋地转感,而是晕晕乎乎、昏昏沉沉的感觉。
我一摸脉,发现她右手脉非常细弱,直接开了“补中益气汤”,结果很快症状消失。
之所以记住这位病人,是因为治好了她,病人儿子又带她8岁的小孙子来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结果用了中成药导赤丸一周全愈。
No.3
老年便秘案
2016年3月,老父亲85岁了,突然摔倒,导致右股骨颈骨折,做了手术,术后又做了康复,勉强可以行走了,但是大便又出了问题,里急后重,想拉但拉不出来,一上午总往厕所跑,反反复复进去出来五六次,都解不出来,非常痛苦。
一摸脉,发现双侧脉都浮弦大,重按无力,特别是右手脉,考虑到同时伴有乏力,容易流口水,说明中气大虚,于是用了一袋“补中益气丸”。
结果没有想到,当天服药,第二天开始每天一次大便,轻轻松松解出来了。
No.4
腰痛案
2012年某天周末,我自己在家拖地打扫卫生,当拖到一半时,突然感觉背部一股气往腰部方向呼地一冲,顿时腰部剧痛,无法直起。
自以为年纪大了,肝肾亏了,马上服六味地黄丸中成药,结果连续服了两天症状没有丝毫缓解,知道思路错了。
想到自己平时汗多,易疲劳,脉沉细少力,发病时有气下冲的感觉,明白自己是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引起的腰痛,与肾无关。
当即改用补中益气丸一袋,服完半小时不到,腰痛顿失,疗效之快,始料未及。
再次感慨中医的神奇与李东垣的大智慧!
No.5
崩漏案
某天,南京的一位40多岁的朋友突然打电话来,说她月经出血淋漓不止已经一个多月了,用了很多中西药血就是不止,很苦恼。
我听出她电话里讲话的声音和平时不同,有气无力的。
就问:你最近感觉累吗?她说:非常非常累。
于是,告诉她去买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按说明书量服。
她一听是“补中益气”,就有点怀疑,反复提醒我需要止血。
我劝了半天,总算同意先服三天看看。
结果三天后非常高兴地打电话告诉我,出血完全止了。
No.6
痔疮出血案
我的一位老病人,男性,50多岁,痔疮复发,疼痛难忍,出血不止。自己用了我之前开的有效方,结果这次无效。
无耐,只能打电话咨询我。问诊中发现他这次发病前有过度劳累的问题,这次痔疮发作同时伴有严重的疲劳感。
建议他马上改用“补中益气丸”合“槐角丸”,结果很快解决了问题。
No.7
慢性荨麻疹案
大约十年前的一天门诊,来了一位30多岁胖胖的小伙子,看上去肌肉比较松,肚子比较大。
困扰他的主要问题是慢性荨麻疹,用了不少中药、西药,但是效果不好。
我仔细摸了一下脉,跟他说:吃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就可以了。
没想到他半天不走,说:我都吃了那么多的药,你连汤药都没给我开,这个药也没有止痒作用,恐怕不行吧。
我就劝他先买一盒试试,每次一袋,一天两次,连吃五天,一周后来复诊。
一周后复诊时非常高兴的告诉我:荨麻疹基本好了。
这个病人想到用“补中益气”,一是右手脉虚弱,二是肌肉松软,因脾主肌肉,当脾虚的时候,肌肉就不紧实。
“补中益气汤”所能治疗的病证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方的基本作用原理与关键指征,就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取得意想不到的佳效。
让我们好好记住这首了不起的“医王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