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看看中医怎么开药方的
太极本草 2018-03-08 10:15:13
浮肿1(单纯性肥胖)郑某,女,45岁。数月来肢体明显肿胖,体重从原来的70多公斤渐增至80多公斤。时觉胸闷不舒、体重困倦、行走气促,小便短少,食欲不振。经市某医院内科检查诊为内分泌功能失调。诊其脉缓,舌苔白厚。证属脾虚湿阻,运化失司,小便短少,水湿难以下行,水溢肌肤,导致肌体浮肿。治以健脾利湿、理气消肿。拟五苓散、五皮饮合方加减,并配服肶胵茅根汤。处方:
茯苓皮10克,制陈皮4.5克,猪苓10克,漂白术10克,桑白皮12克,地骨皮12克,五加皮12克,赤小豆15克,建泽泻12克,北楂肉12克,薏苡仁15克。水煎服10剂。间日服1剂。
(2)鸡内金15克,(生杵碎),白术10克,白茅根60克。先将茅根入锅,加水5大碗,文火煎熬,以茅根沉至锅底为度,取药汤一碗半作为内金、白术的头煎水,再取一碗半为次煎用,余汤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20剂为一疗程。服药两个月后,浮肿消退,体重已减至70公斤左右,诸恙得愈。
【按语】
本例脾虚肿胖,俞师运用健脾利湿法,选用五苓散、五皮饮合方,利湿消肿、理气健脾。另配服肶胵茅根汤以增强药效。肶胵茅根汤中茅根最能利水,鸡内金一名肶胵,具有消导之功;白术健脾燥湿。诸药配合,共奏健脾、利湿、消肿之效。脾为中土,有运化水湿、促进水液代谢的功能。如因外湿伤脾或久病伤脾,致脾气虚弱;或平素饮食不节,生冷太过,湿蕴于中,脾为湿困,则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停滞,泛于肌肤,发为水肿。《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表现除肢体浮肿外,多有身体重着而困倦,胸闷纳呆,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利湿之法,常用五苓散、五皮饮等。
如果是脾虚湿盛、脾虚运化无力引起的肥胖,可以运用参苓白术散加五苓散或加五皮饮,还可加上厚朴、枳实等行气药。可以很快地代谢体内的水湿,减肥效果极佳。
肥胖 周桂军 脾虚湿盛,运化失司,方选祛湿健脾汤:麻黄5g,苍术15g,苡仁12g,生姜3g。水煎服。方中麻黄与苍术为对药,对湿在表,比例为1:2,微见汗,对湿在里,比例为1:3,小便增多。患者可放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