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鸟不宿,见过吗?能祛风湿,利关节,止痛

鸟不宿,见过吗?能祛风湿,利关节,止痛

刺楸
鸟不宿来源产地
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楤木,以根皮和茎皮入药。
别名鸟不踏、刺根白皮,鸟不停,老虎草、昏树。原形态
1.楤木
灌木或小乔木,高1.5-6米,树皮灰色;小枝灰棕色,疏生多数细刺;刺长1-3毫米,基部膨大;嫩枝上常有长达1.5厘米的细长直刺。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长40-80厘米;叶柄长20-40厘米,无毛;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先端离生部分线形,长约3毫米,边缘有纤毛;叶轴和羽片轴基部通常有短刺;羽片有小叶7-11,基部有小叶1对;小叶片薄纸质或膜质,阔卵形、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5-15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稀阔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无毛或两面脉上有短柔毛和细刺毛,边缘疏生锯齿,有时为粗大齿牙或细锯齿,稀为波状,侧脉6-8对,两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3-5毫米,稀长达1.2厘米,顶生小叶柄长达3厘米。圆锥花序长30-45厘米,伞房状;主轴短,长2-5厘米,分枝在主轴顶端指状排列,密生灰色短柔毛;伞形花序直径1-1.5厘米,有花多数或少数;总花梗长0.8-4厘米,花梗长6-7毫米,均密生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膜质,边缘有纤毛,前者长5毫米,后者长2毫米;花黄白色;萼无毛,长1.5毫米,边缘有5个卵状三角形小齿;花瓣5,长1.5毫米,卵状三角形,开花时反曲;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果实球形,黑色,直径4毫米,有5稜。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刺楸

2.刺楸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树皮灰黑色,纵裂,树干及枝上具鼓钉状扁刺。幼枝被白粉。单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近圆形,径9-25厘米,(3)5-7掌状浅裂,裂片宽.角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圆,具细齿,掌状脉5-7;叶柄细,长8-30(-50)厘米,无托叶。花两性;伞形花序组成伞房状圆锥花序;序梗长2-6厘米。花梗长约5毫米,疏被柔毛,无关节;花白或淡黄色;萼筒具5齿;花瓣5,镊合状排列;雄蕊5,花丝较花瓣长约2倍;子房2室,花柱2,连成柱状,顶端离生。果近球形,径约4毫米,蓝黑色,宿存花柱顶端2裂。种子扁平,胚乳均匀。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刺楸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辛,平,有小毒。
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治腰膝关节酸痛,胃痛。

楤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
楤木,甘、微苦,平。
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肝炎,淋巴结肿大,肾炎水肿,糖尿病,白带,胃痛,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楤木

刺楸,辛,平。有小毒。
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腰膝酸痛,肾炎水肿,跌打损伤,内痔便血。【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注意】
孕妇慎服。

楤木

【运用】
治腹水肝炎:鸟不宿叶五钱,瘦猪肉二两,同炖食。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