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草,活血通经,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赤白带下
通经草,活血通经,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赤白带下
来源产地
为中国蕨科植物银粉背蕨的全草。
夏、秋季采收,去净泥土,捆成小把,晒干。
生于海拔500-3200m的干旱地区、石灰岩石缝中或土壁上。
分布云南、广西、江西、浙江、台湾、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内蒙古、东北等地。产山西、浙江、陕西等地。尤以华北及西北较多。
别名银粉背蕨、金丝草、铜丝草、金牛草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直立,密被红棕色边的亮黑色披针形鳞片,叶丛生;叶柄长7~20厘米,有光泽,褐栗色,除基部被鳞片外无毛;叶片五角掌状,长7~10厘米,宽5~8厘米,2~3次羽状分裂,最下羽片最大,斜三角形,再次羽状深裂,裂片线状长椭圆形;营养叶有微锯齿,叶下面被黄粉,少有无粉的,叶质稍厚,中轴褐栗色。孢子囊群多分布于叶片之边缘,褐色,狭而连续,囊群盖内缘呈疏圆齿状。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淡、微涩,温。
活血调经,补虚止咳。用于月经不调,闭经腹痛,肺结核咳嗽,咯血。
《中药大辞典》
性平,味淡;叶:味苦。"
止咳,调经,祛湿。治咳嗽,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中华本草》
辛;甘;平
归肺;肝经
祛痰止咳;活血通经;利湿;解毒消肿。主咳嗽;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赤白带下;肺痨咳血;大便泄泻;小便涩痛;肺痈;乳痈;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肋间神经痛;暴发火眼;疮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捣敷。
【注意】
孕妇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