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中药应用法则
辨证论治
肝胆湿热型 用茵陈蒿、栀子、胆草、金钱草、滑石等清热利湿;
肝郁气滞型 用柴胡、元胡、川楝子、郁金、木香等疏肝理气;
肝郁脾虚型 用柴胡、香橼、香附、白术、茯苓、山药等疏肝健脾;
瘀血阻络型 用丹参、红花、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功;
肝肾阴虚型 用黄精、麦冬、山萸肉、生地、玄参等滋补肝肾之阴
随症加减
黄疸 加红花、赤芍、茵陈、栀子。
鼻衄、齿衄 加地榆、仙鹤草。
腹水 加芦根、白茅根、翠衣、猪苓等。
胁肋疼痛 加金钱草、元胡、川楝子。
腹胀 加香橼、香附。
胃痛 加白芍、白芨、甘草。
胃热 加石膏、知母。
口苦 加龙胆草。
吐酸水 加水红子、莱菔子。
口干 加花粉、石斛。
咽干 加沙参、麦冬。
咽痛 加山豆根、牛蒡子。
大便溏结不调 加大黄、黄连、马齿苋。
头痛 加川芎、藁本、白芷、蔓荆子。
午后或夜间低热 加百合、功劳叶、地骨皮。
外感发热重 加麻黄、金莲花、金荞麦。
汗多 加生牡蛎、麻黄根、浮小麦。
打嗝重 加旋覆花、代赭石。
呕吐 加干姜、半夏、橘皮、竹茹。
手足心热 加青蒿、鳖甲、牡丹皮。
伴有胸水 加白商陆、葶苈子。
中医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