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咳嗽变异性哮喘,究竟该如何诊治?这两个妙方一组合,作用不可思议

咳嗽变异性哮喘,究竟该如何诊治?这两个妙方一组合,作用不可思议
转自公众号:蜀山医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OTI3MTcxMw==&mid=2652128691&idx=1&sn=335325350b7b301502dd1cd55728f1ee

社长按:
“中医自古就有‘内科不治喘’的说法,为何?因为喘证的确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病症,但尽管如此,中医自古对咳喘之疾格外上心,所以创制了无数的经典良方,为保障呼吸道通畅提供了厚实的医疗支撑。在调理咳喘之疾的时候,经方与时方组合,往往会大有奇功,比如这个‘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症,就是这样搞定的。其中究竟有何玄机?且看下文分解:”

何某,女,45岁,云南昆明人,2017年8月25日诊。

咽痒、咳嗽、喘促4个月

患者4个月前不慎感冒,其后出现咽痒、咳嗽,遇风、遇冷加重。咳嗽呈剧咳不止,乃至咽痒即咳,干咳无痰,4个月不间断。后逐渐出现喘促,咳则兼喘。

1个多月前,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考虑哮喘性支气管炎,予激素吸入剂喷喉治疗。起初,咳喘时用吸入剂喷喉后可立时缓解,但用药1周后,激素喷喉亦无法缓解。

近来夜间咳喘最为严重,从凌晨3点发作咽痒、剧咳、喘促,一直持续到7点左右。每天凌晨3点后即因咳喘无法入睡,已有半个多月,痛苦不堪。

刻下症见精神差,乏力,咽痒、干咳、喘促。患者诉说病情时,多次因咳喘不止而中断,伴自汗、便秘。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细。

辨证:肺气不宣,风痰闭阻,气失升降。
治法:宣降肺气,调和枢机,祛风止咳,化痰平喘。
处方: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

方药如下:

柴胡15g,黄芩12g,法半夏12g,党参10g,炙甘草6g,蝉蜕12g,僵蚕12g,姜黄12g,桔梗12g,射干12g,葶苈子12g,厚朴15g,陈皮12g,前胡12g,杏仁12g,炙款冬花12g,生姜5片(自加)。

四剂,水煎服,一日半一剂。

9月4日复诊:
患者一路小跑进入笔者诊室,与前判若两人,连称感谢。诉服药仅1剂,咳喘即停止,咽痒、咳喘等症状已1周未作,其病若失。目前只有轻微咽干、咽部刺痛,余无不适。继续以上方加减巩固后治愈。

按:

本案患者咳喘已有4个多月,以咽痒、咳嗽、喘促为主要表现。肺以宣发与肃降为职司,一宣一降,乃有呼吸,若肺宣降失司,则气津停聚,痰邪闭阻,干咳不止,痰不能咳出。

一般医者,一见干咳,便容易简单辨证为风燥咳嗽,或肺燥咳嗽,或肺阴亏虚,往往起手便以养阴润燥止咳为治。

殊不知不少干咳患者,从舌脉来看,毫无阴虚燥热征象,若不顾舌脉,则辨证偏差,错误予以养阴润燥,愈养阴,邪气愈为稽留,愈润燥,痰邪愈盛,肺气愈加不能开宣。

而这种干咳,是肺气不能宣发,风邪、痰邪闭郁肺窍,不能咳痰而出所致,治疗只需开宣肺卫、升降肺气、化痰解郁即可,绝不可润燥,更不可养阴。

笔者处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因小柴胡汤能调和枢机、升降气机,其中柴胡主升,黄芩主降,半夏、生姜升降相宜,半夏降中有升,生姜升中有降,党参、炙甘草坐镇中焦斡旋脾胃升降枢纽。大枣滋腻,容易恋邪生痰,故弃而不用。

其次用升降散去大黄。升降散原方见于明代名医龚廷贤《万病回春》,为治疫毒验方,后清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引述,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

本方善升降气机,僵蚕、蝉蜕升其清阳,大黄、姜黄泄其浊阴。一升一降,宣降肺气。大黄苦寒泄下,而本案患者病位在上焦,故弃之不用,则升略重于降,有利于开宣肺气,祛除风痰邪气。另外,蝉蜕、僵蚕为虫药,善治咽痒咳嗽,并善于解痉平喘。

曾有前辈老师不解笔者治疗咳嗽为何用到姜黄,发微信来问。笔者答之所以用姜黄,考虑原因有二:

一是出自升降散,用姜黄泄浊阴,与僵蚕、蝉蜕共用宣降肺气,开痰邪道路。

二是笔者从2006年以来,多留心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古希腊医学,常以古代南亚、中亚医学为参考。

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常用姜黄治疗咳嗽。如19世纪末,在新疆出土的梵文残卷无名医书《鲍威尔写本》(因被英国军队中尉鲍威尔得到,故书名《鲍威尔写本》),反映了古印度医学的内容。

书中记载妙善酥一方,主治咳嗽、哮喘等病,方中便用到姜黄等20多味药;又记载双马童的gulma散,可治肺病,也用到姜黄等7味药(以上两方参见陈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殊方异药:出土文书与西域医学》)。

笔者常用姜黄治疗咳嗽,确有良效,但笔者体会,虚证咳嗽不可用,寒性咳嗽不可用。笔者以此告诉前辈老师,老师称善。

处方中又加用前胡、杏仁、桔梗、炙款冬花,也着眼于升降肺气。其中前胡宣肺主升,杏仁主降;桔梗开宣主升,炙款冬花主降。四药合用,依于升降。

因伴有喘促,故以葶苈子泻肺平喘,取葶苈大枣泻肺汤之义,去大枣,与党参配伍,泻肺不伤正。射干利咽化痰,与桔梗合用,开上焦痰郁;又有平喘之功,如射干麻黄汤治咽中如有水鸡声。厚朴、陈皮理气化痰和中。

以上诸药配伍,笔者之意在于升降,在于肺气之宣降。曾用于各种干咳,寒热不显、虚象不重、只有轻微郁热之证,多有良效。

附记:

前胡、杏仁、桔梗三味,得自笔者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和中浚恩师之经验。2007年,笔者读研究生时,某日到老师门诊,老师正在诊治患者。时遇一咳嗽患者,老师忽然回头告诉我说,前胡、杏仁、桔梗这三味治疗咳嗽疗效很好。闻老师之言,恍然而悟。后来,笔者研究生毕业,到云南工作后,在老师前胡、杏仁、桔梗三味的基础上,再加炙款冬花一味,命名为“前胡四味散”。方中前胡宣、杏仁降、桔梗升、款冬花降,可升降肺气,顺应肺气宣降之生理功能。笔者将此四味广泛运用于各种外感咳嗽,灵活配伍,疗效极佳,故此分享给各位同仁。
《蜀山医案》是汪老师第一部个人医案著作,可谓是字字从心坎出,将其几十年中医功底如数家珍地写出,旨在“济世活人”。中医自古便有“惟愿世人不生病,哪怕药架上灰尘”的宏愿,而这样一本“良方起沉疴”的医案辑录,你值得拥有。扫描下方二维码,识别可订购。
《蜀山医案》
官方正版
长按扫码订购

《蜀山医案》的撰写,从2016年跨越到2019年,2020年方得出版。本书为汪老师所著个人医案集,系根据个人门诊病案收集、整理、编按而成。书中集录了汪老师临床治验的疑难病证、危急重证及多年求治不愈的医案,如四十五年咳嗽、二十年恶寒、七年糖尿病燥热、七年咽痛、四年大小便失禁、三年自汗、一年低热、三个月彻夜不眠、两个月血尿、二十天高热,以及IgA肾病、甲亢、荨麻疹、银屑病、硬皮病系统型硬化症、肺癌晚期水肿腹水、类风湿关节炎、尿毒症并心包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病、疮疡久不收口等中西医皆为难治的疑难病或危重病医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医案作品。还等什么?扫描上方二维码,或者点击下方,均可订购。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