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肝和胆两者之间的疾病为什么相兼存在,有什么临床意义

肝和胆两者之间的疾病为什么相兼存在,有什么临床意义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临床上会发现肝脏疾病多合并有胆囊的疾患;而有胆囊的疾患也多会出现肝脏的疾病,这是为什么呢?

从生理解剖上,肝位于右胁下,胆囊与肝脏相邻,从肝脏出发的胆总管向下分支形成胆囊管,胆囊附着于肝的短叶间,两者间关系类似一源两歧。肝和但胆由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相属络从功能上,肝者,为五脏之一,主疏泻;胆者,六腑之一,主储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来源于肝脏,由肝脏肝血所化生,或者由肝脏余气凝聚而成的。
从功能上,胆汁生成后在肝气的推动调摄下进入胆囊,有胆囊浓缩储存。胆汁的储存排泄有肝脏疏泻作用主司。当脾的运化需要胆汁参与时,在肝气的疏泻下,胆囊收缩,胆汁进入小肠参与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
因此,当肝胆的机能失常时,胆汁的分泌排泄就会受阻,从而影响胆囊功能。临床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胆囊结石等。尤其是当湿热蕴结于肝胆时,肝失去疏泻正常功能,胆汁外溢于肌肤,出现身目具黄的黄疸现象。当肝胆气机上逆时,还会出现口干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的表现。因此肝胆相照实至名归。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肝胆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一方病则另一方也羸弱,因此在治疗肝脏疾病时不可忽视调畅胆腑,常可用利胆药物,譬如泽泻、茵陈蒿;针对肝胆实火上炎证的龙胆泻肝汤,方中的龙胆草上清泻肝胆实火,下利肝经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车前子、木通利胆并导湿热下行,生地当归养血滋阴,柴胡疏畅肝胆。

临床常用的当胆囊出现疾病时,不可忽视肝脏的疏泻作用的调理,常用疏肝药物如柴胡、郁金等。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延缓病程,促进疾病向愈之机。针对胆腑湿热导致的黄疸,配伍茵陈蒿清热利湿,疏利肝胆,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大黄清热利湿,畅腑逐瘀,使湿热毒邪从二便而解。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啦!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