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如何辨别“虚证之自汗”?了解这7种情况,对临床准确用药有帮助

如何辨别“虚证之自汗”?了解这7种情况,对临床准确用药有帮助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众所周知,人的身体分泌出来的东西有很多,如尿液、眼泪、身汗等等,对于出汗,人们会发现,对于身体汗出的情况,运动和汗蒸对人来说并无毛病,但病汗出则不然了!如果我们能辨别具体汗出的情况,那么这对我们在临床上判断病情是很有帮助的。
人们通常认为日间汗出就是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实际上,这就已经限制了我们对自汗的认识。因此,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自汗情况当中,虚证之出汗都有哪些情况。

1.气虚出汗
气虚自汗出在临床上非常常见,辨识它也较为简单,这类患者是以气虚为表现的,因此,患者身上会表现出精神气不足,懒于跟人说话,面色不如正常人的红润,脉象偏弱,肺卫气虚或脾胃气虚是它的主要病机。
2.阳虚自汗
这类汗出的特点是在阳虚基于气虚的基础上多具有偏“冷”的表现,因此,与气虚出汗相比,患者出汗的感觉体验是不一样的,表现为汗出清冷,畏寒,或形寒恶风,乏力。
3.亡阳自汗
亡阳情况比阳虚自汗更严重,因此,它兼具了气虚、阳虚的表现,临床上可见到大汗出,气息微弱,也可以说“冷感更强”,再进一步就会发展成为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

4.气阴大伤之脱汗
这类汗出则跟阳虚汗出表现为“冷”的症状相反,气阴大伤之脱表现为汗出如油,气喘不休,体温骤降,四肢厥冷,但欲寐,两目无神,脉微细欲绝等症状。
5.血虚自汗
这类汗出在产后女性身上常常见到,或者是大出血的患者,因血量流失过多,气随血脱,卫阳不固,腠理不实所致,所以可以看到这类患者汗出容易打湿衣被,还有多怕风、说话没力气、倦怠乏力,脉弱等表现。
6.气阴两虚之出汗
这种情况在肺阴亏损的患者身上可以看见,多由久咳不愈,肺气耗散,除了自汗外,咳甚气喘、脉虚数等症状。

7.气虚湿郁之自汗
这种情况是个体素来气虚,湿邪不化,阻于中焦而成,还可以见到腹胀、胸闷、食后腹胀加重等症状。
通过以上7种虚证自汗的了解,可以方便于我们在临床上辨识患者汗出的情况,以便于准确用药。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啦!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