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刺糖,见过吗?可用于腹痛,腹泻,痢疾,外用治牙痛

刺糖,见过吗?可用于腹痛,腹泻,痢疾,外用治牙痛

骆驼刺糖来源产地
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夏季有糖粒时,在植株下铺布,敲打植株,糖颗粒即落下,收集糖粒除去杂质。
糖粒呈圆球形的小颗粒,黄白色,有粘性,味甜。以色黄白、无枝叶泥砂杂质者为佳。
生于沙漠上。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别名羊刺蜜、草蜜、给勃罗、刺糖、骆驼刺糖。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酸,温。涩肠,止痛。
刺糖:用于腹痛,腹泻,痢疾。
种子:用于胃痛;外用治牙痛。
《中华本草》
甘;酸;平。收敛涩肠;止痛。主痢疾;腹泻;脘腹胀痛;骨蒸烦渴;头痛;牙痛
《中药大辞典》
甘酸,温,无毒。治骨蒸烦渴,血痢,腹泻,腹痛,头痛。

【归经】
心;肺;脾;小肠;肾经【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0-15g。。外用适量,种子压汁外涂【运用】
①治痢疾,腹泻,腹痛:
刺糖三钱,为末,冲服。
②治顽固性头痛:
刺糖二克,骆驼蓬草一克,骆驼蹄草二克。共研粉末,日服三次,每次一至二克。

【原形态】
骆驼刺 半灌木,高60-130cm。枝无毛或近无毛,灰绿色;针刺密生,刺长1.2-2.5cm。单叶互生;叶柄长3-10mm,被贴生柔生托叶小,脱落;叶片以背面向上,以表面向下生长,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5-2cm,宽0.4-1.5cm,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圆形,两面被贴生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刺状,长1.5-4cm,花数朵;花萼钟状,萼齿三角形,极短,无毛或有疏毛;花冠紫色,旗瓣有短爪,长约8mm,翼瓣长约5mm,龙骨瓣较旗瓣略短,较翼瓣长;雄蕊10,(9)+1,二体;子房无毛,无柄。荚果念珠状,长2.5cm,弯曲,不开裂。种子1-5颗。花期6-7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