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视频|李国桥:生命不息,抗疟不止,我无论如何都要消灭疟疾

视频|李国桥:生命不息,抗疟不止,我无论如何都要消灭疟疾

#大医精诚

▲广东省名中医李国桥教授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李国桥

李国桥(1936年8月生),第一批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青蒿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疟疾防治专家。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人大第八届代表。曾任中华传染病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学会常委,广东省热带医学会副会长,国家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疟疾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特邀委员,卫生部一、二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WHO西太平洋区域疟疾临时顾问。

对话嘉宾:蓝韶清

蓝韶清,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

学医之路

从评价黄蒿素的疗效开始一路推进青蒿素的研究

蓝韶清:李老师,您祖上也是好几代行医的,您从学医到行医到抗疟的过程,有哪些经历可以和我们分享的?

李国桥:我学医的时候就碰到当时的反中医思想,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养成我们对中医的维护的习惯。后来毕业以后我留校当了好几年生理学教师,所以就形成了我以现代医学来更好地研究中医的思维。1974年看到全国这么多脑型疟(注:一种较严重的疟疾)的治疗需要,我就观察和评价青蒿素(当时叫黄蒿素)的疗效。我用三个月试了一点药就证实了黄蒿素就是那么厉害的药。对青蒿素的研究就是这么一路地推进。

抗疟之路

曾两次主动感染疟疾以身试药,到全球推广青蒿素

蓝韶清:据我所知,在整个抗疟研究的过程中,您两次将疟原虫注入自己体内,主动感染疟疾,我这一辈人真的没法理解当时是什么动机和想法让您去这样做的。

李国桥:到1981年,我已经研究了疟疾十几年了,我对疟疾心中有数,所以我认为这对我来说不是危险的,只不过会发烧,有痛苦而已。我感染了就由郭教授来帮我做主治医生,所以我也不担心。为了证实两次发烧,只有用人来感染,一次是裂殖体破裂引起发烧,另外一次是大滋养体聚集在内脏引起发烧。我都看得出来了,我只不过是做试验而已。

蓝韶清:当年用氯喹,也是全民服药的理念,现在在非洲您还是沿用这个办法吗?

李国桥:我到2003年就觉得过去的办法效果太慢,所以从2004年开始,我们就改变策略,一定要解决人体内的疟原虫才行。柬埔寨能够支持我们做第一个试点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在柬埔寨一试,发现的确是很快能够控制下来,后来就发展到科摩罗做更细致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消灭疟疾。

蓝韶清:据我所知,科摩罗的感染率从百分之二十几到千分之二。您是用了多长时间让它降千分之二以下的?

李国桥: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两次服药,第一个月服一个疗程的两天,第二个月要服一个疗程两天,感染率马上就下降了。发病人数按月来统计, 两个月就下降93.2%。莫埃利岛才三万五千人,很快能够控制住。后来我们去到四十万人的大科岛,4个月也可以让感染率下降90%以上了,但是从2013年到现在,在科摩罗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蓝韶清:我知道您当时还获得了科摩罗的总统勋章。

李国桥:叫做绿色发展勋章。

寄语后学

中西医结合有利于推进中医发展

蓝韶清:我想问一下李老师,您对现在新一代学中医的学者,或者对后一代中医人有什么期望吗?

李国桥: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要对现代医学比较熟悉,这样才有利于推进中医发展。第二,任何事情都一定要实事求是,特别是我们搞科研的,要实事求是,要勇于否定自己过去不完善、不足的认识,才能不断地前进,这是我的两点体会。

抗疟不止

在疟疾重灾区看到的情景是我从事抗疟研究的动力

蓝韶清:李老师,您今年已经82岁了,是什么支撑着您保持这种信念一直坚持下去的?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李国桥:在云南工作的时候,一天我走进一间破屋,一个四口的家庭,一个妇女躺在门板上,她旁边坐着一个一两岁的女孩,她的丈夫十几天前因为疟疾死了,她还有一个6岁的男孩,前几天也死了,这就是疟疾的暴发流行造成了家破人亡。后来我们到了另外一个比较大的3000多人的镇上,这里一个月前也死了十几个人。我所看见的这些事实,就是我后来一直从事抗疟研究工作的动力,我无论如何都要把疟疾控制、消灭。

大医精诚

要敢于吃苦,去攻破不易克服的困难

蓝韶清:学生受教了。李老师,唐朝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深深影响着中医人,您对大医精诚是怎么去理解呢?

李国桥:大医精诚,“精”就是精益求精,“诚”就是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大医精诚跟现代的科学态度很符合。我总觉得自己不是献身精神,我只不过是愿意吃一点苦来证实某个科学事实、某个现象,说明某个问题而已。今后我们不管是搞什么研究、做什么事情,碰到一些不容易克服的困难,我们就要敢于吃苦,去攻破它。

蓝韶清:今天李老师跟我们回顾了他从医的过程,在云南看到因疟疾而家破人亡的情景,激励他为抗疟而奋斗。今天受教匪浅,非常感谢李老师!■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项目,由广东省中医药局监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交流中心、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由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省属中医院共同支持;由康美药业总冠名,并作为联合出品单位;由中国中药-广东一方制药、中山中智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协拍支持。

拍摄相关事宜与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同微信):18026331605、15911051605;
工作组邮箱:lingnanmingyi@163.com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