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可以夏治,南病能北治么?
大家都知道,中医讲究的是三因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所以很多时候会提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治疗思路。其实这种因人制宜的思路是最根本的,其次再是因时制宜,再次才是因地制宜。
现代讲的最多的是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比如《黄帝内经》里面就提出过所谓的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对于阳虚的人来说,一般是能夏不能冬,这个能字其实就是耐字,阳虚的人耐得住夏天的酷暑,但是耐不住冬日的严寒。阴虚的人则刚好相反,所以一般北方人比较胖可以耐住冬天,但是耐不住夏天。
南北的差别其实就是水火之别
北方属水
南方属火
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文化将水火比喻成为一个问题的两端,表示矛盾的两面,所以《黄帝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也就是说水火其实是阴阳的外在表现。
按照中国的四时五行阴阳,南方对应的是阳,是火,而北方则是阴,是水。两个地方可以很好的对比起来。
北方因为水很胜,所以寒性的疾病就很难治疗,人力有的时候很难与大自然相违背,这时只需要往南方一搬迁,就可以很好地改善疾病。
南方的火,其实就是夏天,可以弥补人体因为火不足导致的各种疾病,比如四肢冰凉,比如心脏有问题,比如妇科的宫寒等疾病。
同理,对于北方的人而言,南方的很多疾病,只需要改变一下居住的条件环境,就能很好的改善。比如,南方的脚气病非常重,也就是2000年左右从南方传进内地所谓的“香港脚”,其实香港脚的产生很大的因素就是湿热之气很重,很多人只要一到南方,就会得脚气病,特别是一些靠脑力劳动的人。
脚气病怎么预防?
当年大名鼎鼎的陈寅恪先生其实就非常不乐意去南方,因为陈先生一生都醉心于学术,所以很多时候都在看书,但是同样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到南方就会发脚气病,受不了,回到北方就可以自然痊愈。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学者来说,因为一天到晚都是思考,思伤脾,所以四肢的气血普遍不通,很多人都有脚气病。
当然,这些都是南病北治、北病南治的个别案例,其实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疾病不是阴就是阳,所以任何一个疾病都有南北的界限问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一个南北分歧的原因。
相关阅读:
真正学通了中医,世界变得很好玩!!中医变形记!
广东人为什么吃陈皮?因为湿气重?中医这么认为!
中医医人与下医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