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民间中医学,还是在体制内学中医?你又在为难了么?
#辨体质 做临床
自从少阁主进入中医圈以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发现几个好友都是具有双重身份:既出自中医世家,同时又是从正规的医学院校毕业的。所以我们聊天的时候会有一些共识:既能看到民间中医牛的地方,同样也会看到民间中医的缺陷;而经过了院校教育的培养,也可以看到院校教育的优缺点。
中医是“贵族”,很难培养
在所有的学科之中,医学生是最难培养的,而中医又是医生中最难培养的。在少阁主的母校,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学数学的不如学物理的,学物理的不如学化学的,学化学的不如学生物的,学生物的不如学医学的。
这里其实不是说人的三六九等,而是他们所需要学习的东西之多,让人望而却步。在少阁主的母校,医学生不仅要学高数这种看到就要头晕的学科,也要学物理化学,还要学生物化学,更要学药理学、病理学,以及内外妇儿各种临床医学。
而大家只要稍微以对比,就会发现,其实中医不仅要学以上提到的科目,还要学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四大经典、内外妇儿等等不胜枚举。所以要培养出来一名合格的中医,那简直就是通天彻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存在,而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中医,却很有可能不会把脉,不会看病。那我们和谁说理去?
所谓的“贵族”,就是物以稀为“贵”。而培养一个“贵族”,就是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好几代人的积累才能达到的。不仅要学习当代的知识,还要学习中国古典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所以说,一个好的中医,就是我们当下很多人都羡慕的“贵族”,尽管这种“贵族”有的时候会给人一种不合时宜的感觉。
民间中医,分分钟教你怎么做人
尽管人们经历过千辛万苦,学成了数理化文史医,最后碰见了民间中医会发现,他们看起来什么也不会,但是怎么看起病来就像吃饭一样那么简单呢?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体制内的人攻击民间中医,而西医则直接无视民间中医,大概他们就是那些学习了数学、物理、化学、现代医学,接受中医院校教育之后,还不如一个民间中医看病厉害的人。
那么有人问了,是不是就不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现代医学,不要接受中医院校教育了呢?直接跟民间中医学习就好了?这就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太看重经验了,忽略了经验以外的知识的作用。
大多数医疗机构之所以人满为患,而民间中医看好了病还要遭受别人的质问,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民间中医缺乏运用当代人可接受的方式、运用恰当的医学知识说服别人的能力。所以,一个医生既要临床效果好,还要会讲道理、会宣传,这样才能够对得起中医人所谓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少阁主接触的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其实都有这几个特点,都会写文章,能够说服别人,也会临床,临床水平也可以,属于先从民间中医传承,再在体制内熏陶,最后才成为一个医生的。这次,我们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俞若熙教授开设了一个基于临床的实战课程。俞老师出自中医世家,师出名门,从事体质学研究,也是一个临床实战家,平时看的患者非常多,都看不过来。
此次为庆余阁的学员讲课,主要就是奉献临床上常用,效果可观的40多个方子,详细讲解中医治病原则、辨证论治、五行生化制克、经方解读(10个左右经方)、辨体-辨病-病症三辩模式诊疗
以及在体质学的指导下,进行感冒的不同论治、咳嗽的不同论治、失眠、精神类问题诊治、脾胃病的诊治、代谢综合征的诊治、妇科病的诊治、皮肤科问题诊治、肝胆疾病诊治、肾虚诊治。
据少阁主了解到,俞老师的患者非常多,经常在互联网上看不过来,所以个人非常想让她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分享出来,所以邀请她开设了这个临床课程。我也知道,庆余阁不少人已经报名了少阁主的课程,但是“别裁野体近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大家要报名的可以咨询我们。因课程招收学员有限,在我们平台只招20人左右,也会收相对应的学费,如果要报名,往期庆余阁学员优先,高级班学员有优惠。
报名请扫码以下二维码:
往期精彩:
什么体质容易感染新冠!?感染者是注定了被感染么?
阴虚导致衰老?阿胶滋阴真的很有必要么?
阴虚体质秋天难受?农村常见的草根帮你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