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什么是太阳病?如何判断?

什么是太阳病?如何判断?

《伤寒论》的六种病,其实是各不一样的,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等,各自的疾病都有各自的特点,后世也因此总结了所谓的“纲领”,比如说太阳病,纲领性条文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个说法其实是很明显的,很正确的,只要出现了其中的几个症状,或者全出现了,就可以认为是太阳病。

脉象,头项强痛,恶寒,三大症状是确定太阳病的唯一标准,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还有一些比较模糊的标准,也可以作为确定太阳病的,比如时间。“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历来的人在解释太阳病时,都不会忘记时间,太阳病发病的时间就是一两天。

何谓太阳?

太阳属于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过这个太阳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相对的概念,通过现代的研究其实会发现,人体一身之中,消耗养料最多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大脑,一是心脏,大脑和心脏其实都是中医的太阳,比如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可见心脏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地方,但是在外感疾病的情况下,所谓的太阳的疾病部位则集中在头部,所以“太阳病,头项强痛”,其他部位都是其次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太阳所谓的不适经络,而是元气的状态。

很多人在解释《伤寒论》的每一个条文,其实这些都是浪费的,只要张仲景在条文前面加了太阳病,很显然就是处于正气还是很旺的时候,不适很衰弱,可以放心大胆的治疗,还不会危机生命。

一二日的意思

从太阳到厥阴的传变是描述人体元气的旺衰这个角度来说,多少天就是最重要的,因为随着疾病日久,元气肯定是消耗的,但是并不是说一天,两天是固定的,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太阳病也可以是十多天都过去了,阳明病也有可能是第一二天,少阴病也可以是第一二天,但是通常来说,一二日就意味着疾病刚开始,还没有深入。

脉浮什么情况?

后世医家说“一份浮脉一份表”,其实就是说浮脉对判定表证的重要性,在通常情况下,浮脉就是表证,到了疾病非常严重的时候,也会出现浮脉,此时的浮脉其实就是一种元气衰弱的表现,与表证没有太大关系。

因前面解析浮脉的内容有比较多,所以不再深入解释,不过这个脉象可以作为人病气在表的一个判断,也是唯一的判断,这个是错不了的。

恶寒,畏寒有差别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恶寒与畏寒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但是在中医的体系内,恶寒是有发热的,畏寒是没有发热的,所以有很大的差别。恶寒,是怕冷,这个恶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畏寒是一样的,都是因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不管身体是否有发热,只要出现了畏寒,或者恶寒,就应该考虑骨髓有寒,也就是说他的本质上是寒性的。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少阴病的畏寒,还是太阳病的恶寒,我们都是用性温的药物,太阳病的恶寒可能多用麻黄,肉桂,桂枝之类的药物,但是少阴病的畏寒则是用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物。

往期精彩内容:

四时感冒真的有差别么?差别在哪?

伤寒是指什么病?有无伤寒温病的差别?

临床辨病有技巧么?都遵循伤寒的规律么?

注解伤寒诸家如何,哪本书入门最好?

我知道你在看哟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