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定后天,阳越扶越虚
中医一直强调先天与后天,但是所谓的先天其实不是先天,而是先天之后,所谓的后天到是比较典型的后天。肾非先天之本,脾到是后天之本,所以从肾的角度来考虑人体之先天,有点不太说得过去。
其实见过很多患者,因为阳虚,上来就从肾阳开始补,大量使用附子温阳,但是扶阳之后,并不一定会获得良好的疗效,反而很多人吃附子越来越不热,王冰所谓的“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尽管附子可以补充人体之火,但是还是热而不热。
一直以来,我们的说法都是坎中真阳是关键之阳,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所谓的先天之原阳到底是不是肾阳?从经络的角度来说,关元穴是维护阳气至关重要的一个穴位,但是关元穴不是肾的腧穴,而是太阳小肠经的腧穴。
太阳为先天之阳
01
前面一直强调,所谓的先天之阳,肯定是乾阳,是三阳,所以就必定是太阳,从六经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太阳膀胱与太阳小肠,太阳膀胱与肾阳其实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不过不是肾阳。
大家知道,在四逆汤之中,关键的药物有四味,附子、干姜、甘草,如果只用附子与甘草,其实是很难发挥救逆作用的,真正发挥救你作用的药物是干姜与附子,两味药合力才能达到这种作用,而且如果单独使用附子,只会让肾中之阳泄出,而无法保全。
附子有撤上撤下之能,但是走而不守;但是干姜才能固守,没有干姜温上焦之太阴肺及太阳小肠,人体津液走失严重过,阳气自然不可能满而持之。
扶阳不能从肾阳
02
很多中医的扶阳之路,都是考虑肾阳,而不是考虑巨阳之阳,所以阳越扶越虚,补阳不但达不到疗效,还会因为吃了耗散真阴之药,身体越来越不好,有的甚至出现烦躁,出现新的疾病。
之所以会出现在这种只补肾阳,而不补太阳的问题,其实跟我们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其一便是我们始终认为肾阳是先天之阳,必须首要重视,只要补了肾阳,人体之阳就会自然恢复,事实上,先天之阳其实是巨阳之阳,是太阳。
太阳为什么是先天之阳?
以前的太阳叫做泰阳,而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哲学之中,很多文字都是用“太”作为开头的,比如太初,太易,太始,在文字前面加一个太字,其实就是表明这个概念在原概念之先,所以太阳其实就是说阳气之先。
以肾阳为先天之阳当是医学界的大错误,当从实践及医理中矫正,才能更好的指导医疗实践,特别是涉及天人之际时,如果概念错误,将导致更大的错误。
往期精彩内容
重症尿毒症:开通三焦治关格
气化语境下的坎中正阳与离中真阴
气化论的基础:药的性味
真正学通了中医,世界变得很好玩!!中医变形记!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