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惠民经方文章 / 正文

复脉汤在临床中的运用

  复脉汤【药物组成】 炙甘草 人参 生姜 麦冬 生地 阿胶 大枣 麻子仁 桂枝 【服用方法】 取水1500毫升,文火慢煎,至诸药快要煎好时,加入白酒20~40毫升或丹参酒20毫升,再共煎30分钟后取汁600毫升,分2~3次温服。酒如加入过早会随蒸汽全部挥发,达不到所需要求,故这一点必须注意。在病房曾接治一“心动悸,脉结代”病人,查阅前医所用炙甘草汤的辨证及处方均正确无误,就是效果不佳。在煎药室察访时,发现未依法煎剂,亦未加入白酒。遂示其依法煎剂,每剂药加入丹参酒20毫升,仍是前医处方,后效果显然不同。 【功 用】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惊 【今用处方】 炙甘草15党参10生姜10生地30麦冬15 桂枝15阿胶15火麻仁15大枣15 【经典方证】 (1)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2)《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3)《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莚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适用病症】 (1)红皮病 患者周身泛发红斑,有大量干燥鳞屑,皮肤干燥瘙痒明显,心悸失眠,疲倦乏力,便秘,舌有瘀点或瘀斑,脉结代,可投本方合泻心汤治疗,泻心汤方中的苦寒药物剂量宜小。 (2) 过敏性紫癜 患者面色萎黄憔悴,皮肤干枯,心悸失眠,畏寒肢冷,疲倦乏力,便秘,舌有瘀点或瘀斑,脉结代,可投本方合桂枝茯苓丸治疗。 (3) 银屑病 患者面色萎黄憔悴,皮肤干枯,心悸失眠,畏寒肢冷,疲倦乏力,便秘,舌淡红,脉结代,可投本方合真武汤酌加乌梅,土茯苓等中药治疗。 (4) 荨麻疹 患者面色萎黄憔悴,皮肤干枯,心悸失眠,畏寒肢冷,疲倦乏力,便秘,舌淡红,脉结代,可投本方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酌加路路通,蝉蜕,荆芥,防风,五味子,乌梅等中药治疗。 (5)白癜风 患者面色萎黄憔悴,皮肤干枯,心悸失眠,自汗盗汗,畏寒肢冷,疲倦乏力,便秘,舌淡红,脉结代,可投本方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酌加补骨脂,乌梅,五味子,黑芝麻等中药治疗。 【注意事项】 纳差者适当减少用量。 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解析: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