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附子 【服用方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功 用】 调和营卫,固表扶阳 【今用处方】 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10生姜15大枣15制附子15-30(先煮一小时)。 【经典方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四肢微急,小便难,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方证要点】 汗出不止,关节疼痛难以屈伸,恶风寒,疲倦乏力,脉沉。 【适用病症】 (1) 多汗症 患者多汗自汗,关节疼痛难以屈伸,恶风寒,脉沉,可投本方酌加锻龙骨,锻牡蛎等中药治疗。 (2) 荨麻疹 荨麻疹型血管炎 患者若关节疼痛,多汗,疲倦乏力,恶风寒,脉沉,可投本方合玉屏风散酌加荆芥,防风,蝉蜕,路路通等中药治疗。 (3)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患者多汗,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疲倦嗜睡,恶风寒,脉沉,可投本方合真武汤治疗。 (4) 关节型银屑病 患者若见恶寒多汗,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疲倦嗜睡,可投本方酌加土茯苓,乌梅,细辛等中药治疗。 (5)白癜风 患者畏寒多汗,疲倦乏力,嗜睡,关节疼痛,脉沉,可投本方合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治疗。 解析:本方是桂枝汤证兼见阳虚者而设,表证未除,故用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以外解表证;用附子温经扶阳温煦阳气,庶阳气得复,肌表自固,不仅外邪可解,漏汗自止,而肢急,溲难等症亦可痊愈。此乃“治病求本”之例,本方以恶风发热、四肢微急、汗漏不止、脉浮虚为辨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表虚汗漏、体虚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阴冷症、寒疝、冠心病、鼻衄、崩漏等。 治寒疝疼痛,加川乌、草乌; 风寒湿痹,寒甚痛剧,加川乌;胸痹心痛.加瓜蒌、薤白; 上肢痛重,加羌活、川芎、姜黄; 下肢痛甚,加独活、牛膝、防己; 腰背疼痛,加杜仲、续断、桑寄生。 【注意事项】 制附子多煮一个小时,本方适用于汗多,阳耗液脱之证,若见大汗亡阳,更有厥冷恶寒,则为阳脱之兆,当宜四逆汤之辈,而非本方所能胜任。《干金》: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加附子汤均可治疗在外是太阳中风证,在内有阳气不足证。但桂枝去芍药汤主治内之胸中阳气不足,主要是胸阳受损,阳气失展,失达而郁于胸中,虽受损而未至虚; 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内之胸中阳气不展并有虚弱一面,即胸阳郁中兼虚;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内之阳虚病机更为明显,不仅有阳虚,更有阴损,但病变主要矛盾方面在阳虚,可见三方之别:桂枝去芍药汤主内重在胸中阳气不足而郁滞;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内重在胸中阳气不足而兼虚;桂枝加附子汤主内重在阳虚,次在阴损,此乃三方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