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惠民经方文章 / 正文

四弯风汤在皮肤科中的运用

  【药物组成】 马齿苋 黄芪 白鲜皮 生地 茯苓 山药 白术 薏苡仁 甘草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 用】 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适用病症】 异位性皮炎 患者体质虚弱,面色黄白,多汗,易感冒,全身皮肤干燥,脱皮,瘙痒明显,纳差,大便干燥,对气温变化敏感,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可投本方治疗。 若患者脾气急躁,容易发怒,注意力不集中,颈部淋巴结肿大,咽喉肿痛,常和小柴胡汤治疗。 若经常腹痛,合小建中汤治疗。 若并喷嚏连连,水鼻涕多,出汗多,可合小青龙汤治疗。 【注意事项】 方中剂量可根据病情合年龄适当加减,长期服用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四弯风 (西医病名:异位性皮炎):指肘、膝关节曲侧窝之湿疮。出《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多因风邪夹湿热之气袭于腠理而郁结不去所发,以儿童为多见。好发于两侧对称之肘窝、腘窝、踝关节内侧等处。初起,见患处皮肤渐显红斑,继则见有丘疹、水泡,自觉瘙痒,若破溃则糜烂流水,浸淫蔓延,时轻时重,日久则局部皮肤变厚而粗糙,迁延难愈。治宜祛风利湿之剂。内服可选散风苦参丸,或用三妙丸。外用麻油调三石散敷擦。相当于慢性湿疹,或异位性湿疹。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由于禀赋不耐,湿热内蕴,风湿热邪客于肌肤,经络受阻所致。以肘窝、胞窝处多见。 1、风湿蕴肤 小儿牌常不足或脾胃素虚之人,饮食不节(恣食五辛发物),致湿热内蕴;又因禀赋不耐,复感风邪,风邪外袭,首犯太阳,从皮毛而入。肺经“下肘中”,足太阳经“入胭中”,内外合邪,客于肌肤,脉络受阻所致。 2、血虚风燥 久病不愈,耗伤阴血,损伤脾胃;又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病久阴血更亏,以致血虚生风化操,肌肤失于德养所致。 【诊断依据】 1、具有遗传过敏倾向,家族或本人常有哮病、瘾疹等病史。 2、好发于肘膝关节屈侧,亦可见于小腿伸侧及面颈、口周围等部位。 3、皮损特点为干燥、粗糙、肥厚、苔藓化,可有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样发作。自觉剧痒。 4、可有婴幼儿湿疮病史,反复发作持续不愈。 5、血清IgE增高,血象嗜酸性细胞增高。 【四弯风方歌】 四弯风生腿脚弯, 每月一发最缠绵, 形如风癣风邪袭, 搔破成疮痒难堪。 【注】此证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入腠理而成。其疮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法宜大麦一升熬汤,先熏后洗;次搽三妙散,渗湿杀虫,其疮即止,缓缓取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