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惠民经方文章 / 正文

小建中汤在皮肤科中的临床运用指证

  【药物组成】 桂枝 甘草 大枣 芍药 生姜 饴糖 【服用方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功 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今用处方】 桂枝10炙甘草10大枣10 白芍30生姜10饴糖30 【经典方证】 (1) 伤寒,阳脉涩,法定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痊者,小柴胡汤主之。 (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3)虚劳里急,悸,妞,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4)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中小建中汤主之。 (5)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方证要点】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合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适用病症】 (1) 过敏性紫癜 患者平素容易感冒,多汗,面色无华,时有腹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心悸,虚烦不宁,舌淡苔白,脉细弦,可投本方合玉屏风散酌加仙鹤草等中药治疗。 (2) 异位性皮炎 患者平素容易感冒,多汗,面色无华,时有腹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心悸,虚烦不宁,舌淡苔白,脉细弦,可投本方合小柴胡汤酌加连翘,莲子,竹叶,白鲜皮,地骨皮,土茯苓,白术,茯苓等中药治疗。 (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患者平素容易感冒,多汗,面色无华,时有腹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心悸,虚烦不宁,舌淡苔白,脉细弦,可投本方酌加全蝎,蜈蚣,徐长卿等中药治疗。 (4) 荨麻疹 患者面色无华,时有腹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心悸,虚烦不宁,舌淡苔白,脉细弦,可投本方合小柴胡汤酌加荆芥,防风,蝉蜕,路路通等中药治疗。 (5) 白癜风 患者平素容易感冒,多汗,面色无华,时有腹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心悸,虚烦不宁,舌淡苔白,脉细弦,可投本方酌加补骨脂,白芷,白术,菟丝子,苏叶等中药治疗。 【注意事项】 (1)肥胖者,或恶寒发热无汗者,或发热,,烦躁,口渴引饮,舌红,苔干或黄腻,当慎用或禁用。 (2)高血糖者可减少饴糖的用量或不用。 (3)部分患者服用本方后,可出现肠鸣腹泻等症,应减少白芍的用量。 解析:此为温养中气,补益心脾,调和营卫,缓急止痛之方。临床使用着眼于虚寒二字,以腹痛绵绵,喜温喜压,得食痛缓,舌淡苔白润,脉象虚弦为目标。 本证以心脾不足、气血双亏,阴阳两虚为特点。何以既有咽干口燥、手足烦热之热象,复有腹痛、喜温畏寒之寒证?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云:“元阳之气不能内统精血,则营枯而虚,里气乃急,为悸、为衄、为腹中痛、梦失精;元阳之气不能外充四肢、口咽,则阳虚而燥,为四肢酸痛、为手足烦、为咽干口燥。”似此寒热错杂,异于黄连汤、三泻心汤证之寒热错杂,故非寒热并用可医,唯从健运脾胃,温中补虚中求之。《灵枢终始篇》云:“阴阳倶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此饴糖为君药之解释也。尤怡亦云:“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是方甘与辛合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中者,脾胃也, 为后天之本,居中州,运四旁。若中气得充,脾胃得健,自能化生气血,以滋养脏腑髓脑、四肢百骸,调和营卫,扶正祛邪。小建中汤可引阳从阴,引阴从阳,使其平秘,则虚劳诸症自失。故诸多慢性病,呈中焦虚寒、气血不足者可从脾胃着手,投本方求效。 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可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大病、久病、或攻伐太过、滥用抗生素引起。临床常见脘腹疼痛、憋胀。疼痛特点为绵绵作痛,喜温喜压,饥饿则痛,得食可缓;憋胀特点呈坠胀,站立或活动则甚,睡卧则缓。腹诊时腹壁柔软而薄,腹直肌紧张拘挛,心下、当脐动气应手。此外,复有诸多虚寒、虚热证,如面色萎黄,或苍白少华,畏寒喜温,体倦乏力,不耐繁劳,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心悸短气汗出,劳则加剧,长期低热,颧赤少寐,饮食无味,消化不良,手心热,手背、手指凉,咽干口燥,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小腿转筋,舌质淡嫩,苔薄白润,脉弦细缓等。 饴糖甘甜,补虚健脾,本属君药,多售于冬季,夏秋难得一见。余临床常以糖果店之麦芽糖果,或调味品店稻穗麦芽糖,或甘温之白术、甘平之山药代之。若二药合用,健脾阳,益脾阴,亦可收怡糖之效。 程某,女,21岁,大学生,沛县唐楼人。2024年7月9日初诊; 自诉病已二十余日,因急性胃肠炎在唐楼卫生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吐泻诸症均除,惟留高热不退。曾服苦寒、甘寒、辛凉及西药磺胺类药物十余日,皆末获效。 症状:高热烦渴,渴喜热饮而不多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黄肌瘦,神疲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红,脉象细弱而数。 证属气虚发热,拟“甘温除大热”法,宜小建中汤加减治之。 处方:白芍12克,白术9克 桂枝5克 黄芪24克, 大枣3枚 甘草6克 馅糖30克(冲服)。 5剂而愈。 按语 气虚发热,多为低热不除,然亦有高热不退者,同样可用“甘温除大热”之法治之。本案脾气虚甚,故加黄芪、白术以助益气健脾之力。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