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零起点学中医 / 正文

脾胃虚寒,被当代年轻人忽视的通病

脾胃虚寒,被当代年轻人忽视的通病脾胃虚寒,被当代年轻人忽视的通病

你有夏季喝冰饮的习惯吗?你见过喝水都长胖的人吗?你听说过肠易激综合征吗?

其实,你都见识过的,因为这些很可能就发生在你身上。

今天你喝下的冷饮,吹过的空调,吃过的降火药,穿过的露脐装,都将在你身上留下印记。

而这份“印记”,其实就叫脾胃虚寒。

01
您有一份脾胃报告单,请查收

胃里经常反酸水,胃口变得差?感觉口淡又不渴,唾液都是甜的?

感觉饭后腹部饱涨,消化不良?感觉胃痛隐隐,喝水都喜欢温热?

经常四肢发凉,比平常人更怕冷?感觉四肢浮肿,身上的肉软软的?

大便不成形,慢性腹泻迁延不愈?白带量多清稀,伴有小腹下坠感?

如果以上情况你有三条以上,那么“恭喜”你,脾胃虚寒已经向你靠近……

那么,脾胃虚寒,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02
大家一起冰凉一夏吧

炎炎夏日,来一杯冰淇淋清凉一下,那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事呀,简直清凉通透。

然而,也有的人夏天吃一块西瓜就闹肚子;也有的人吃一杯冰淇淋就要跑厕所。

炎热的夏季,冰激凌、冰奶茶、冰西瓜,成了多少年轻人的宠儿,而对女孩子来说更是诱惑力无穷。

殊不知,各种冰凉冷饮、生冷食物都容易损伤脾胃阳气,使中焦阳气温煦功能减弱,出现虚寒的症状。

03
都是空调惹的祸

炎热夏季,从室外走进空调房,那叫一个清凉,但有没有发现:有人一进空调房就容易打喷嚏、流鼻涕?有人空调房待久了,就容易肚子不舒服,跑厕所?

其实,空调的普及又让人多了一种病:空调病。

炎热的天气,人体毛孔就得开着散热,而空调源源不断吹出来的寒气,此时身体连个把门的都没有,寒气便大摇大摆地进入体内了。

更有意思的是,本该是冬季更多的感冒,然而很多人却偏偏是在夏天受的寒,而这背后都是空调惹的祸。

04
要美丽,更要“冻”人

露脐装、露背装、超短裙,哇,够性感吧?够动人吧?

然而,瞧瞧你露的这几个部位,偏偏是身体中最怕受寒的:脾胃靠近腹壁,没有肌肉、脂肪等物质在外围包裹,腹部便最容易因为受凉导致虚寒。

话说:“风从后颈入,寒从脚底生”,说的就是颈部和脚也是最容易受寒的地方,而颈背部为督脉的位置,更是受不得寒凉。

只是,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可谁又能招架得住那颗爱美的心呢?

05
泡点凉茶降降火

你是不是常听到别人说:喝点凉茶降降火?金银花、菊花、胖大海、蒲公英、金线莲等常常被用来清热降火,甚至一些人长期当“茶”来喝。

殊不知,这些药大都寒凉,而寒凉药都是耗伤脾胃阳气的,阳气虚则生寒。

还有绝大部分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说明书中明确写道:“脾胃虚寒者慎用”,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就医”是想告诉你什么?

此外,还有西医所说的炎症,在中医看来就概括为四个字:红、肿、热、痛,而我们常见的消炎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寒凉的,同样会伤脾胃。

06
不是不想动,而是懒得动

中医里有句话:动为阳,静为阴。而生命在于运动,因为动则生阳,只有经常运动,气血才能周流复始。

然而,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是:出门有车坐,购物有淘宝,吃饭有外卖,在家更是可以葛优躺……

试问你还会去运动锻炼吗?而长时间不动,就会造成气血运行减弱,从而导致内脏功能减弱,则寒从内生。

07
疾病正在向你招手

不管你是有意无意,寒气终于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你的身体了。而寒气来了会干啥呢?

寒邪留在体内,就会扰乱你的脏腑功能,降低内脏活力和新陈代谢。于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就跟着来了。

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此以往,于是就出现了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征等。

正因为脾胃功能减弱,连喝进去的水都不能正常代谢出去,于是肥胖、水肿随之而来,那些喝水都会胖的人就是这个原因。

而脾胃阳虚常伴随着肾阳虚,就会出现腰膝酸冷,四肢冰凉,尤其是下肢冰凉,或五更泄泻,或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等。

08
脾胃虚寒,该怎么办呢

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饮食生冷、吹空调等会有损阳气,阳虚则寒。脾胃虚寒,并非一日之寒,并不像感冒那样可以药到病除,而需要认真调理。

那么,我们该怎样调理脾胃虚寒呢?

食疗驱寒:生姜绝对是驱寒的好东西,生姜能温通生发脾胃阳气。但它有生、干之分,干姜更擅长温化脾胃祛寒湿。但话说:上床萝卜下床姜,所以尽量早上吃。

此外,注意避免性质寒凉、容易损伤脾气的食物,如绿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冬瓜、苦瓜、西瓜、香蕉、枇杷等。

敲带脉:脾胃之寒以腹部为中心,腰带那一圈正好是带脉所在,属于奇经八脉。

有的人其他地方都不胖,唯独胖在肚子一圈,多是脾胃虚弱运化不力,造成体内水湿停滞。而敲带脉,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振奋两侧的胆经,能迅速化开小腹内的水湿。

中药调理:脾胃虚寒,治疗宜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从而恢复脾胃健康。

这里附上几种中成药:理中丸、小建中颗粒、黄芪建中丸、附子理中丸、四君子丸、香砂六君丸、参芪健胃颗粒等。

中医讲求辨证论治,即使同为脾胃虚寒,但症状表现不一,适用方剂也有所不同,切不可随意服用。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药自学,大家一起来学药吧

感冒灵颗粒,真的是感冒神药?

作者:左左,执业药师,平凡的药店人,从事医药行业N年;平凡的写作者,作品散见于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