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瞑眩反应
关注订阅
今天和大家谈谈瞑眩反应。
初遇时又惊又喜,喜的是书中描述的难得的现象被我遇到了,吓的是很考验患者的信任和医患的沟通。
后来遇到多了,有经验了,也淡定了许多。
不过还是希望能少遇到,减少点不可控感。
我还是稍许有些探究精神的,所以18年写了篇论文专门论述瞑眩反应(其实当时也是为了评副高,现在脱离体制倒是没了这方面的烦恼)。
“瞑眩”一词出自《尚书说命上第十二》:“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意思是:“正如走路不穿鞋,脚就会受伤;喝了药不头晕目眩发生瞑眩反应,那么疾病就不会痊愈”。后来引伸为:凡治疗过程中,在疾病好转或痊愈之前所出现的药物的各种反应,均称之为瞑眩。而瞑眩反应的表现形式不止头晕目眩,古书记载其形式多样,其中《伤寒论》中就有20余条有关瞑眩的记载,表现为烦、目瞑、眩冒、郁冒、战汗、衄血、汗出、下利、身如痹、奄然发狂、躁烦不知痛处等。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人体正气得到援助,驱逐邪气,或出现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不快反应。一旦气机通畅,邪气迅速以汗、吐、下等多种形式被排出体外,而后疾病向愈。胡希恕亦言,由于病重时间久或者经过误治导致人体虚弱,常发生意想不到的暝眩状态,出现“发烦目瞑、必衄”的瞑眩状态时,这个病必好。
从《伤寒论》中对瞑眩的描述可知其发生时多为突然性和短暂性,症状很快消失,仅有少数可达数日以上。在辨证准确无误、药材安全可靠及煎服药正确的前提下,确认一些不适症状为瞑眩时。
瞑眩反应是正邪斗争剧烈时的机体表现,是实现“阴平阳秘”的过程,是疾病向愈的佳兆。而历代医家由于认识不足,易对瞑眩反应产生恐慌。吉益东洞在《药征》中记载了“今之为医者,其用药也,瞑眩则栗,遽转其方,何无特操之甚也。”
若患者出现一些不适症状,仔细分析后,若有瞑眩反应的可能性,可建议患者不要骤然停药,坚持服药,勿错过疾病向愈的最佳时机。
如果一个中医没有遇到过瞑眩反应,都不好意思称自己临床经验丰富。而或者患者发生不适并未告知医生,直接认定为不良反应,另择他医,没给医生沟通机会。又或者有些医生对这个现象认识不清,或不自信,否定了自己,没有底气让患者坚持服药。
我可能挺招瞑眩反应,或轻或重,轻的表现为腹泻,重的有剧烈头晕、胸痛腹痛等等,也感谢患者的信任。医生的每一个小进步都是患者成就的。
我微博多次讲过一些相关案例,部分如下:
(图1)
(图2)
(图3)
随着临床的深入,我对瞑眩反应又有了些体会。
一.使用柴胡剂易引发瞑眩反应
胡希恕胡老也解读过服用小柴胡汤后出现的战汗、发热归属为瞑眩反应。
柴胡类方证的形成是正气虚弱,邪气入于少阳,正邪交争于少阳形成。当邪气在半表半里,正气在柴胡类方的资助激发下通上畅下,奋力抗邪,正邪剧烈斗争,气血翻腾,很容易产生排邪的反应,即瞑眩反应。从脏腑经络学说解读,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柴胡类方可以治疗三焦病变。三焦是水液代谢和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三焦病变,水液运行不畅而成痰饮,气机运行不畅而致瘀血。瞑眩反应正是人体在药物作用下将体内蓄积的寒邪、水饮、瘀血通过肠道、皮肤等渠道排出体外的反应。柴胡类方可以通过畅通水液、气机运行之通道,使痰饮瘀血排除体外,在这个过程中诱发了瞑眩反应。
有学者认为瞑眩发生病因与患者体质、环境、情绪等内在因素以及与机体所患疾病和对方药反应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柴胡体质是柴胡证及柴胡类方证出现频度比较高的体质人群,主要性格气质多表现为敏感、忧郁、内向,对气温变化较敏感,情绪波动相对大,且患病主诉繁多。柴胡体质人多为敏感人群,较不耐受体内的气血涌动,易出现较他人强烈的排邪反应。
二.寒邪、水饮、瘀血体质者易出现瞑眩反应
前文提到:瞑眩反应正是人体在药物作用下将体内蓄积的寒邪、水饮、瘀血通过肠道、皮肤等渠道排出体外的反应。比如:
1.很多患者服药后最常见的是大便糖稀甚至水样便,伴或不伴大便次数增加。
排除服药期间饮食不节、胃肠型感冒或者药物寒凉伤脾虚导致腹泻,身体无其他不适,往往可以往这方面考虑。
特典型的案例是服用理中丸后水样便,服用温阳止泄方反而腹泻,其实是温煦的力量把寒湿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2.有些患者原本舌苔厚腻,服用药物后皮肤出现湿疹。
如何判断是排邪反应呢?
湿疹过几天自愈,舌苔厚腻也缓解,这是服药后人体把湿气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3.有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躯体剧烈疼痛,比如头痛、胸痛、腹痛,也有瞑眩反应的可能性。
图1的案例,服药后出现剧烈胸痛,坚持服药后解除了多年的胸闷气喘。他初诊时舌苔很厚,还特地强调这个舌苔喝了很多年的中药都化不掉。复诊时不仅胸闷气喘好了,舌苔也明显干净了。这就是排邪了。
(舌苔前后对比图)
图2的案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巧克力囊肿)患者服药期间经历了剧烈腹痛,之后复查B超出现了质的飞跃。
子宫内膜异位症算是我的优势病种,我发现很多患者在服药期间都有下腹窜气或者水样便的反馈,这其实就是体内气机在翻涌,在排邪。
我的经验总结是:不是所有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都会有这种反应,是淤血重寒湿重的才会有,表现为舌质黯舌苔厚。这就是在排寒邪、水饮、瘀血。
结语
瞑眩反应是正邪斗争剧烈时的机体表现,是实现“阴平阳秘”的过程,是疾病向愈的佳兆。而历代医家由于认识不足,易对瞑眩反应产生恐慌。吉益东洞在《药征》中记载了“今之为医者,其用药也,瞑眩则栗,遽转其方,何无特操之甚也。”
非专业人士的,真的很难判断是服药后的不舒服还是药物的有效作用。
没有无缘无故的百分百信任,保持质疑精神是无可厚非的。
所以我们说医缘嘛。
祝大家能遇到适合自己的医生,遇到能充分信任的医生。
关注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内外妇儿皆治,尤精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