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妇科学资料 / 正文

治疗心悸医案一则

治疗心悸医案一则

这篇想讲讲怎么选择心脏病中成药,先从一则医案开始吧。

医案
本单位一女同事上我门诊,要求开黄芪生脉饮。
她这几天睡不好觉,心悸得厉害,感觉要跳出来了。
背动态心电图,结果是: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我看她舌象: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数重按无力。这就是个气虚痰阻的证候,可不适合吃黄芪生脉饮。
问“还有什么不舒服?”“乏力、眠差恶梦多、吃饭没胃口。”
给她开了7贴十味温胆汤加减:
陈皮10 半夏10 茯苓10 枳壳10 甘草10 党15 五味子10 丹参15 生龙骨30 生牡蛎30
服了一周后,同事自觉心悸消失了,睡眠也好转了。
苦于服中药,所以就没继续调理。

一般心脏疾病的常用中成药有血塞通片、血栓心脉宁、安神补心丸.、稳心颗粒、麝香保心丸、生脉饮及黄芪生脉饮等等。

绝大多数的治疗心脏病中成药都是活血剂,适合心脉瘀阻型。当然一般的心脏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肯定有血瘀的证候,淤血致心脉不通(西医上讲血液粘稠度高、粥样斑块形成、血管栓塞都属于瘀血证范畴)。
特别是心绞痛紧急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已经是被熟知的了。
但是任何疾病都是复杂的,个体都是独特的。不可能所有心脏病人就光是血瘀,有可能合并气虚、痰浊、心阳不振、水气凌心、脾肾两虚、心脾两虚、心肺两虚等等。
所以还是需要到门诊请医生私人订制中医处方,而不是纯依赖中成药。

像生脉饮(党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生脉饮(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这两种中成药就适合气阴两虚型。
什么是气阴两虚呢?就是气虚+阴虚。
我一般要抓住的主要症状是:乏力、口干、大便干、舌红少苔、脉沉细。当然合并其他证候时就没那么简单了。
但是这个医案中的心悸不是气阴两虚型,吃了黄芪生脉饮就是“吃错药”了。痰浊的病人补了阴而不化痰,那么痰浊会更壅盛,心悸可想而知会加重。

所以中成药是不好乱吃的,就比如给A开的中药方能给B吃吗?

前面写的一篇文章《同人同病不同方》就探讨过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

快,关注这个,一起涨姿势~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