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极少发布成功的个案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最近有一位白癜风青年来找我就诊,是一位大学生,面部有一块此大枣还要大的白斑,非常影响美观。看过西医,众所周知白癜风这个病治疗起来十分棘手,特别难治。但是这位患者,经过中药治疗,一周来复诊一次,每次来都会明显变小,并且里面也出现许多大的色素岛,效果特别明显。虽然才吃了三周的中药,但是白斑已经只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想当年我也是一位白癜风患者,看过无数的中医名医与专家,遇到过江湖骗子,也遇到过道貌岸然的名医专家,当然也遇到过许多有良心的好中医,尝尽了人世间的冷暖。最后也没治好,没有任何效果,无奈之下自己给自己治,翻书试药,即便像何首乌、雄黄、密陀僧、黄药子这样的毒药也吃过。最终都吃出肝肾毒性,因为这些都是很猛的毒药,结果还是没治好。这简直太没天理了,难道真的是医不自治?
许多中医私下讨论,原来跟随过许多名老中医,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后来经过统计,有些都很低。但是当我们看到名老中医的那些成功医案时,我们无形之中就会在心底高估了名老中医的水平。不是他们没水平,而是他们确实有水平,只不过被读者高估夸大了而已。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效应,大约类似于三人成虎的意思。
真正的实战中医看病,并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轻松,都是跌跌撞撞。但是疗效极好的个案一旦发布,这种广告效应太强,有时候自己都无法控制。有一位青年中医同道发布了一则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的医案,疗效很好,结果导致后来许多人来咨询甚至直接来就诊,于是这位同道无奈就把那则医案删除了。无独有偶,有一次我发布了一则疗效很好的产后抑郁医案,结果来了一大堆抑郁,而且多数都是那种中西医久治不愈的严重抑郁。最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收到像当时那则医案一样好的疗效,结果病人抑郁没治好,当大夫的差点没被整成抑郁。
况且,许多成功个案的后加分析多是马后炮,当初处方时,未必就有如此大的把握肯定一定会有这么好的疗效。也许过上几年,随着自己的成长,再回过头来看当初自己那些洋洋得意的医案,有些可能就是误打误着,起效的真正机理也许并不是当初认为的那样。
每一张医案,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应该有所收获,或反思其教训,或总结其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让自己成长。不洋洋得意于那些成功的,也不惨惨萋萋与那些失败的。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医案,就如同每个人高兴或痛苦的经历,分享给别人尤其是周围的人,未必就能得到诚心祝福与同情。
早已不是那个靠成功个案吸引患者眼球的境界了,当我们把成功的医案展现给世人,就如同一位美女模特脱光衣服,站到画家面前本来想向世人展现自己的美,却引起无数人邪念,甚至评头论足与辱骂,何必自取其辱呢?况且,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多的是。
但,当我读别人的成功医案,虽一言不发,但内心充满感恩与敬畏!
更多中医视频知识,可关注个人斗音,号:zhongyizhaoyan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