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相火原旨
文|祝融君
关键字:火论,君火,相火,阴火,天火,
人火,命门之火,龙雷之火。
(本文字数2290字,阅读需时大概12分钟)
学医之人绕不过“火”,人身之火甚多。
何为君火,何为相火?
何为虚火,何为实火?
何为贼火,何为邪火?
何为少火,何为壮火?
何为阴火,何为正火?
何为天火,何为人火?
悬未及解,反疑问益大。
何为先天之火?
何为五志之火?
何为六气之火?
何为命门之火?
何为龙雷之火也?
医家门户分于金元,史上诸家火论甚丰。
河间倡火热病机论,言“六气皆能化火”,“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东垣承洁古脏腑寒热虚实学说,强调了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升降失常至阴火内盛;丹溪推“阴不足而阳有余之论”;养葵谓命门乃一身大主而非心君,命门之水火即人之阴阳;近代火神派中以“坎中一阳”立先天之体极,以“火”立后天之用极,此火又略有不同。
诸家之说多有发经义之余,然立意不同,若求之急切,复发迷惘!
就君相火而言,有以肝肾火为相;有以心包、三焦为相;亦有以命门之火为相也。
东垣云: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丹溪言君火,人火也。相火,天火也,出于龙雷,具于人寄肝肾二部。然遵《内经》之旨,介宾所论最详,言人身得一火矣,五脏皆存君相。
欲明君相火义,必问何为君?何为相?
《内经》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王冰注:“任治于物,故为君主之官;清净栖灵,故曰神明出焉。”
《易说卦传》:“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故心者离火也。离中虚,两阳夹一阴,在天如丽日,离火明则万物咸长。在人,心外坚中空,明君虚心,兼听则明,君主圣明则万民咸顺。是故君火以明也。
既有君,何为相?
《說文解字》: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則爲相瞽之相。相:指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特指最高的官:辅~。宰~。首~。如《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季文子相三君”。
故此相火当为辅助君火,则君相火当合君相之道也。
张介宾《类经》论君相之道:“君道惟神,其用在虚;相道惟力,其用在实。故君之能神者,以其明也;相之能力者,以其位也。明者明于上,为化育之元主;位者位于下,为神明之洪基。此君相相成之大道,而有此天不可无此地,有此君不可无此相也,明矣。”
后又以火象证之。如轻清而光焰于上者,火之明也;重实而温蓄于下者,火之位也。明即位之神,无明则神用无由以着;位即明之本,无位则光焰何从以生。故君火之变化于无穷,总赖此相火之栽根于有地,虽分之则一而二,而总之则二而一者也。
是故介宾续发《内经》之余义,言人身得一火矣。心之神,肺之气,脾胃之仓廪,肝胆之谋勇,两肾之伎巧变化皆为君明之象,然总赖于相火以生。后世诸家何以咸谓相火寄于命门,何也?
愚以为太虚之中,太阳离照当空为君,地下炽热藏于坤下如坎象,蕃物为相也。又以人身而言,心君在上而相火在下。《刺禁论》曰:“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是谓命门为火,在壬癸两肾水间,一阳陷于两阴中,卦属坎象,则言命门为相火之故也!
又何以言相火为贼?张介宾言最当明辨。言贼者,此邪正之歧也。夫情欲之动,邪念也,邪念之火为邪气。君相之火,正气也。《内经》以君相正名,今若称相为贼,失圣人之意远矣。贼火伤人,但君相以正,为真火、真阳,岂有真火伤人之理?
又丹溪何以言君火为人火,相火为天火也?《格致余论》云:“(相火)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之气;其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推敲丹溪之意,是以人与天来喻君、相火之性,从而推其所居之处,因相火易于妄动,而龙雷肝肾之火亦易于妄动出于天海,而引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也。
又何以言包络、三焦为相火?孙一奎认为,火有天火、人火之分。天火有君火、相火,人火亦有君火、相火。
言天火之君相,为六气之化也。其君火化热,主春末夏初,行暄淑之令,而不行灾暑,君德也,为二之气;相火化暑,主于夏,炎暑大行,为三之气。言人火分君相,是以人之十二经中,以心为君火,包络、三焦为相火。此处言心包络、三焦为相火是以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三焦有名无形,上合手心主,下合命门。
又何以言正火与邪火?火皆性动,火为造化之机,生生不熄,不能不动,第不可妄动。其动之以常,为正火也,《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少火气壮”,其少火为正火也;其动之以妄,为邪火也。邪火亦指六气失常之火和人身五志七情之淫火,六气运化失常则病自外入;五志亢常则病自内生,亢常则“壮火气衰”,此壮火亦为邪火也。
又何以言阴火与虚火?阴者,内也!东垣言之阴火,为饮食劳倦,脾胃虚弱积聚,脾胃升降失常,水谷精微无以化,元气无以充养,则至肺气先绝,肺叶枯萎,治节润下失常。再者中焦失调,水谷合肾水不能上交于心,则心神失养。是谓阴火郁于其中,郁极则发,是以上燎,燥灼心肺。此为脾胃阴虚内热之火。
近世火神派重于扶阳,以火立极,阳主阴从。是以“火乃人身生化之源,无火则不能运化”;“人身以元气为主,气平则邪火自息。”
卢火神言:“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病在阳者,则阳虚也,阳虚阴盛当扶阳以制阴;病在阴者,是以阴阻阳动,阳气被遏,以至下焦过寒,或上焦极热,五脏六腑之寒热不均,应平不平,此火非真热火,常称虚火,亦谓“假火”,为火不归源之象。火不归源则位不正,位不正则妄相,相妄无以明君!
是故人如天地,五行一火也!名天人火是以自然与人分;名君相火在天是以六气分,在人是以其明位分;名邪贼火是以五志七情分也。
名虽各异,然火性恒动,扶之以正,则神明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