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毕业生何去何从?
#中医杂谈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敢说真话,只讲事实。
最近有几位今年将要毕业的师弟咨询我就业去向的问题,想让我指导一下,其实指导算不上,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
我刚毕业时去了一家公立三甲中医院,工作很短的时间之后觉得不太适合自己,于是辞职来到青岛一家民营医院,不到两年辞职考进一家公立社区医院,干了一年又辞职去了一家民营社区医院,后来又考进青岛一家综合医院,可是最终又落脚到一家诊所从事我热爱的中医专业。
所谓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我跑了一大圈,遇到过各类领导同事,也见识过形形色色的患者,来回折腾,如果有什么感悟的话,那就是这一句话:许多的人和事,其实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许多的工作,其实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我们往往把外在的标签当做生命与生活的本质,而这些标签往往最终会成为牵绊。
最近袁老去世,朋友圈被一个人的逝世所刷屏,这应该是唯一的一次。为什么袁老会有此殊荣,一个人只有把业务与专业做到极致,才能赢得别人内心真正的敬佩与尊敬,而平时我们听到的外在赞美,许多都夹杂着虚伪、心机,还有所谓的目的。
无论在哪个单位,无论基层与三甲,无论民营与体制内,无论如何忙碌,永远都不要放弃我们的中医专业。当自己亲自用中医解决了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疾病,或者用中医保守方法避免了手术治疗,就会对中医越来越自信。比如我接诊过许多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治疗的患儿,当我采用了中医治疗办法后,有些患儿避免了一场手术,会让我们学来越喜欢中医,越来越有信心。
曾经对同道说过,中医只是一普普通通职业而已,没必要过度神话,何谓成功的中医?是患者挂不上号?还是日进斗金?还是结交官宦?还是游走豪门?还是名满天下?还是徒子徒孙前呼后拥?我觉得都不是,只要真心热爱这个职业,在有一个好身体的前提下,不断深入研究,能帮助到一些患者,还原行业的朴素真实,并在这个过程性得到愉悦的心灵蕴藉,这就是成功。
当我走出校门时,羡慕那些一天接诊一百多号的名医,当有一天发现我自己有时一天也能接诊一百多号患者,真实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累。尤其去年一位同门师兄英年早逝,特别有才华的师兄,我想与他长期工作劳累不无关系,真是感到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及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留下遗憾。
去年就有朋友说我有点透支身体了,可谓诤友益友,旁观者清,当我们自己发现自己在透支健康时,也许早已是木已成舟,无法挽回。病人永远接诊不完,最终还是讲究医缘,适当以各种方式变相劝走一些患者,算不上自私的行为,这也许是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病人如同大街上摔倒的老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敢去扶,也并不是每个老人都值得去扶,这么说显得我层次不高,但现实就是这样,在这短暂的职业生涯,多则几十年而已,转瞬即逝,不要被别人道德绑架,也不要用名利地位把自己绑架,如此就是作茧自缚,因为我们终究是凡人,凡人的肉体做着凡人的事情。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短短几十年,没必要亏待自己。对自己都不好的人,对别人的好,不是出于无奈,便是出于虚伪。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