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四宝,平安度夏 | 粉丝反馈
我是一个两宝的妈,大宝八岁,二宝三岁。
在我没有学习中医之前,两个娃娃的体质都不太好,轮流着不是感冒就是咳嗽,印象中,每到节假日,我们都是在医院中消磨的。
去年的夏天,我像是顿悟一样,不仅抛弃了最爱的冰饮,还从书店搬回来《黄帝内经》《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求医不如求已》等书,开始了我的学习中医养生之路。
虽然本人也算是个文化人,担任文笔类的工作,但学习中医这事,刚开始还真是没有找到入门的诀窍,东学学西学学,却什么都不通。
改变,是从关注了罗大伦老师的“”开始的,也许是老师说的真正浅显易懂,也许是了解的多了,量变引起质变,让我突然就开了窍,应对孩子的病症再也不是手足无措,指望医生了。
从三月开始到现在,家中常备四宝,让我的娃儿们再也没有入过医院的大门。
一、紫苏叶
孩子只要一开始打喷嚏有小鼻涕,我就给喝苏叶水。二宝还小不配合,就给泡脚或洗澡(怀山药粉也试过,但苏叶水两个孩子更易接受),基本上十次有九次都可以给感冒挡回去。偶尔转为“寒包火”的阶段,针对症状配合着点中成药,往往两三天就能好。
尤其夏天在空调房里待惯了的我们,受寒的机率比其他三个季节都要高,真可谓是三天两头就得煮一回紫苏水。看着圈里朋友们发的今天这个孩子发烧了那个孩子咳嗽了,我真是无比庆幸自己学了这么一招,让孩子数次成功躲过感冒。
二、焦三仙
“”让我充分意识到积食的危害,所以我特别关注孩子的舌象。一有积食的端倪,我就给他们煮焦三仙喝。
我有时会在朋友圈里分享一些育儿知识,尤其是与中医相关的。有次分享完积食的危害后,好几个朋友都来具体询问药材的用量和方法。其中有一个妈妈,家里的孩子反反复复发烧一周了。去医院,医生按病毒感染给治的,然而并没有效果。看我发的圈后,她突然意识到,孩子是不是积食了,在确认了孩子口气重、便黑且臭等症状外还看了孩子的舌象,交待她给孩子服用焦三仙,结果当天晚上烧就退下去了。
三、酸梅汤
酸梅汤也是夏天家中必备的一宝,每隔一天就煮那么一锅,交待老人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装瓶给孩子喝。平时老人有个偏头疼啊,口腔溃疡啊,我也会交待她多喝一些。夏天出汗多,酸梅汤的黄金搭配——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桂花具有敛汗化津理气消食,也是孩子不发烧不生病的秘籍之一。
四、乌梅三豆饮
6月~7月,小区里传染病暴发,三天两头看妈妈们发这个娃手足口了那个娃咽峡炎了。卫生院的手足口疫苗都被打断货了。我除了交待老人少带孩子外出之外,还经常煮乌梅三豆饮用于防治。大宝有次说自己一咽口水就觉得嗓子疼,喝了乌梅三豆饮后当天下午就好了。昨儿个,我好友家的大宝也是嗓子疼,咽喉已经发红了,原话是:“按理应该吃抗生素了。但是还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让她试试乌梅三豆饮。结果效果也是杠杠的。
特别欣慰的是,当我把自己身边的这些医案随手分享朋友圈后,越来越多的妈妈跑我用量,用法,越来越多的宝宝受益。有的妈妈叫嚷要跟着我学中医,有的妈妈说:“我现在特别依赖你。”
我仅仅是学了皮毛而已,却已经在众妈妈心中树立了一定的威信,日后自当更加勤于学习,为传播祖国中医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2018年8月9日
文章◎葛道睿
封面◎8岁
编辑◎云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本号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