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中医之路,吾将上下求索 | 粉丝反馈
第一次发现中医的神奇,是两年前一次颈椎病,当时颈椎突然僵硬,头部无法活动,动辄剧痛。去医院拍片子挂专家号,医生让我注意颈部姿势,慢慢缓解,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办法。这时候中医朋友来帮我看,甚至都没有碰到脖子部位,先是找到腹部中间一个穴位(后来我知道应该是中脘),沿着穴位四周按压,感觉很僵硬,然后捏膝盖、脚踝两侧的穴位,数次杀猪般嚎叫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脖子可以活动了,僵硬感居然消失了,与此同时再次按压中脘四周,居然也变得柔软了。
第二次是去年孩子咳嗽总是不好,找到他,看舌苔,舌红苔厚,几个手法下来,厚厚的黄苔很明显薄了很多,咳嗽也缓解了好多。
经过这两次,我意识到,原来有些病症可以不用去医院拍片打针输液,靠中医,可以用对身体伤害最小的手段和方法起到根治的目的。于是我关注罗大伦、关注,这些都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真正的实实在在普及中医的。其实看过之后就会总结出一些共同点,针对一些常见疾病,是可以自己解决掉的。
前几天孩子滑雪冻着了,回家后开始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夜里烧到40度以上,应该是最近流行的流感病毒,中医叫外邪入侵了,于是用紫苏叶熬水泡脚散寒,吃小儿桂柴口服液(散外寒清理热),艾灸大椎、天柱、中脘、神阙,提阳气。第二天上午降到37度多,中午体温完全正常,下午睡了一觉也没有再烧,感冒第二阶段是外寒内热,症状由流鼻涕打喷嚏变为咳嗽,于是昨天的一套继续,再加上温胆汤清里热,一天的时间下来已经不再咳嗽,第三天可以屁颠屁颠地上幼儿园了。
看过很多抨击中医的文章和帖子,甚至有些是知名西医专家,身边也有很多不相信中医的人,很大一部分是理工科男性,科学素养较高,坚信实验结果,逻辑性强,喜欢用数据说话,违背现代科学逻辑的事物会让他们觉得荒诞可笑。但实际上,我的中医朋友是国内知名大学纯理工科男性,智商极高,博古通今。
我总结出抨击中医的那些观点,无外乎三点:
1、中医逻辑体系太抽象,和现代科学逻辑有冲突,中医讲究的是阴阳五行,那么何为阴阳何为五行?看不见摸不到,和封建迷信很相近。
2、中药的副作用无法用现代科学实验验证,且现代中药材已经无法做到像古代一样的种植和炮制方法,中医亡于中药。
3、中医看病治疗方法复杂且见效慢。
那么,第一点确实存在并且将长期存在,至于逻辑体系阴阳五行,现代科学的确无法解释得通,但我认为是科学没有发展到足以解释它的阶段,并且如果中医继续不再被传承,我们祖先几千年总结出来的智慧将永远没办法解释。
第二条,也是存在的,既然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只能尽量地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寻找信得过的药材和药店,大部分中药药食同源是安全的,少部分有毒性的控制用量即可。
至于第三条,经过几次中医看病,只要对症,见效绝对不慢,可以说立竿见影。但治疗方法的确复杂,我的中医朋友看病,每天都要看舌苔、问症状,根据每天的情况来加减药材用量,这个是一般家庭和医院很难做到的。至于艾灸,推拿,泡脚等很多手段都需要专业工具和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比如推拿可能需要几百上千次,以上种种,造成了中医无法推进,因为实在无法赶上现代快节奏的生活。
我认为,任何一种学术的存在并且经久不衰,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更何况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学文化。中医和西医,针对不同的病症,各自有相对擅长的领域,两者的存在,不是为了一争高下,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治病救人。
只是我认为,相对大人来说,孩子由于接触的外界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少,摄取的食物相对简单,自身情绪方面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所以疾病没有成年人那么复杂,更加适合用一些相对安全、少伤害的方法,比如用推拿、艾灸、刮痧等来治疗,只要我们多做一些,多学习一些,多关注一些,努力总会有所回报,没有一种快乐比因为自己的努力,看着孩子一天天康复更加快乐的事情了。
还是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helenfan1025
2018年1月5日
文.helenfan1025
编.云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本号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