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之鸡冠花 | 中药知识
温馨提示
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中草药的基础常识,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好在看到医生开的方子或者选购中成药时,对其中的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做到心中有数,而并不是让大家粗浅地看一遍之后就自己开方子抓药!很多药材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有经验的大夫将药材合理地配伍或炮制后方可使用或避开不用。因此,大家切勿自己胡乱用药,身体需要的时候,一定要请专业医生辨证开方!
收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具有收敛固涩之功,以敛耗散、固滑脱,即陈藏器所谓“涩可固脱”,李时珍所谓“脱则故而不收,故用酸涩药,以敛其耗散”之意。本类药物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收涩止带等作用。
收涩药主要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不止、带下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滑脱病证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故应用收涩药治疗乃属于治病之标,因此临床应用本类药时,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以标本兼顾。总之,应根据具体证候,寻求根本,适当配伍,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但某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
收涩药根据其药性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但某些药物具有多种功用,临床应用应全面考虑。
固精缩尿止带药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肾、膀胱经。具有固精、缩尿、止带作用。某些药物甘温还兼有补肾之功。适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清稀等证,常与补肾药配伍同用,宜标本兼治。
本类药酸涩收敛,对外邪内侵,湿热下注所致的遗精、尿频等不宜用。
鸡冠花
出自《滇南本草》。
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干燥花序。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本品气微,味淡。以朵大而扁,色泽鲜明者为佳。切段,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涩,凉。归肝、大肠经。
【功效】收敛止血,止带,止痢。
【应用】
1.吐血,崩漏,便血,痔血
本品甘涩性凉,具收敛凉血止血之功。治血热妄行之崩漏,常与牡丹皮、苎麻根、茜草等药同用;若与黄芪、山茱萸、炮姜等药同用,则可用于冲任虚寒之崩漏。治血热便血、痔血,常与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同用。
2.赤白带下
本品味涩性凉,能收敛止带,为治疗带下证之常用药。治脾虚带下,常与白术、茯苓、芡实等药同用。治湿热带下,常与黄柏、车前子等药同用。
3.久痢不止,赤白下痢
本品有凉血涩肠止痢之功。治久痢不止者,常与椿皮、石榴皮、罂粟壳等药同用。治赤白下痢,可单用酒煎服,或与黄连、黄柏、秦皮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8岁 | 封面
圆力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