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中药标本馆科普第五期【鹿茸】

中药标本馆科普第五期【鹿茸】

鹿

鹿茸

///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者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又名斑龙珠,茄子茸,
在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烘干阴干横切薄片。鹿茸的药性强于鹿角的药性鹿角可起到活血化瘀和消肿的作用。鹿茸是幼角并不是鹿角,幼角是鹿的精华这个时期温补力是最强的。
性味归经,功效

鹿茸性甘,味咸温,归肾经 肝经。为补阳药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遗精、宫冷不孕、精疲畏寒、眩晕、耳聋耳鸣、崩漏带下等。
分类
鹿茸又分为花鹿茸和马鹿茸,花鹿茸的产地是吉林辽宁河北等地。马鹿茸根据地区的不同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东马鹿茸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西马鹿茸分布在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等地
性状
花鹿茸是圆柱状的分枝,具有一个分支叫二杠,主枝称大挺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一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具有两个分枝叫三岔,大挺较二杠的长,直径较二杠”细,略弓形微扁 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体轻,微腥,味微咸。
马鹿茸:比花鹿茸粗大、分枝比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者习称莲花”、三个者称“三岔”四个者称四岔或更多、皮色深.质较老,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气腥臭味咸。
使用注意
【用量】主要内服宜从小量开始。持续增加。不宜大量一次,以免升阳风动,头晕目赤,伤阴动血。

【禁忌】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炽盛,外感热病者忌服。
【配伍】与山药配伍可以更好起到补肾助阳,生精益血,与甘松配伍可以治疗失眠,安心神,健脑益智。

解说员:李嘉琪
文稿:李嘉琪
排版:何春翠
图片:彭卓妍
初审:祝苑 吴悦琪
终审:王红刚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