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知识 | 十二经脉手少阴心经之阴郄穴
温馨提示
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人体穴位的基础常识,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对各个穴位在艾灸、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的应用上有一点简单的了解。很多穴位针刺治疗风险很高,非针灸专业人士,切勿自己进行针刺操作!
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
经脉循行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联系心、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如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少阴心经本经腧穴
阴郄(郄穴)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阴郄在掌后动脉中,去腕半寸,手少阴郄也。
【定位】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
1、心痛、惊悸等心病;
2、骨蒸盗汗;
3、吐血,衄血。
【应用】
阴郄穴有清心安神、沟通心肾、清心滋阴、安神固表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痛、盗汗、胃出血、子宫内膜炎。
阴郄穴配心俞穴、巨阙穴治心痛;
阴郄穴配大椎穴治阴虚盗汗。
阴郄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痛。
阴郄穴配百劳穴、肺俞穴、定喘穴治肺结核。
阴郄穴配后溪穴治盗汗。
阴郄穴配心俞穴、神道穴,有通阳行气,宁心定悸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神经衰弱。
阴郄穴配尺泽穴、鱼际穴,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吐血。
阴郄穴配中冲穴,治心烦、舌强。
阴郄穴配间使穴、二间、厉兑,治多惊。
阴郄穴配迎香穴,治衄血。
阴郄穴配后溪穴,治盗汗。
阴郄穴配后溪穴、三阴交,有清虚热,敛阴液的作用,主治阴虚盗汗,骨蒸劳热。
阴郄穴配二间穴,治寒栗、恶寒。
阴郄穴配三阴交穴、神阙穴,治盗汗。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按压阴郄穴位,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经常按摩阴郄穴位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小儿抽筋等。
艾灸方法: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文献】
《针灸甲乙经》:凄凄寒嗽,吐血,逆气,惊,心痛,手少阴郄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失喑不能言,洒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乱,胸中满,衄血,惊恐。
《针灸大成》:主鼻衄吐血,洒淅畏寒,厥逆气惊,心痛霍乱,胸中满。
*穴位图片来自紫图图书出品《图解黄帝内经》
封面|八岁
编辑|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