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常感冒,还出汗?试试这个方子

常感冒,还出汗?试试这个方子

用归芪建中汤治寒热汗出、形软食减法

〔原文〕无锡,三十一,夏月带病经营,暑湿乘虚内伏。寒露霜降,天凉收肃,暴冷引动宿邪,寒热数发,形软食减,汗出。医工治嗽,恐其胃倒,渐致劳怯变凶。
归芪建中汤

〔疏注〕《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素问脉要精微论》:“风成为寒热。”若本案夏月带病经营,暑湿乘虚内伏,寒露霜降,天凉收肃,暴冷引动宿邪,寒热数发,乃风邪外侵无疑。因风邪外侵,阳气内拒,风阳相搏,故寒热由此而生。寒热汗出,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可也,何施以归芪建中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黄芪、当归。《临证指南医案》附录)耶?因形软食减,乃中气已虚;汗出,乃卫气不固;寒热,乃营卫不调。桂枝汤虽能调和营卫,然不能建立中气,所以叶氏不用桂枝汤,而以归芪建中汤建中固表、调和营卫之法为务者。因中气立,卫气固,营卫调,则诸病自愈矣。〔方解〕此乃足太阳、阳明、太阴经之药。廖振宗《医案存真注》卷三“寒热咳”一案中说:“桂、芍、姜、枣、饴糖建立中气,加归、芪和血实表,俾营卫调,而寒热汗出自已。”

〔按语〕廖氏之注甚是,余再补充之。《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今读本段经文,可见叶氏治本案寒热汗出、形软食减等症必以归芪建中汤者,有据也。

附:验案一例

苏某,男,56岁,西南交通大学教师。1980年12月13日初诊。
主诉:经常恶风自汗已半年。近半年来容易感冒,经常恶风自汗,嗜睡,口和,舌苔薄白、质淡,二便正常,脉缓乏力。
此乃卫气虚,营卫不调之象。治宜建中固表,调和营卫之法。

宗叶氏本案归芪建中汤
桂枝10g 白芍药15g 大枣10g 炙甘草3g 生姜3g 饴糖30g(冲服) 黄芪60g 当归10g。4剂俟后探访病人,自诉服前方4剂药后,已不恶风自汗与嗜睡,亦不易患感冒,精神健壮如常。

〔按语〕本例证见易于感冒,经常恶风自汗,乃卫气不固、营卫不调所致。其所以然者,实由于中气虚而成。因中气虚,故现嗜睡,舌苔白、质淡,脉缓乏力;因中气虚,五脏六腑无以受其气,清者无以为营,浊者无以为卫,故现营卫不调、卫气不固之恶风自汗证。用归芪建中汤建立中气,和血固表,使营卫调和,故诸症即愈。

名家简介
彭宪彰(1917—1989),又名德锡,四川省仁寿县人。著名中医内科学家。出生于中医世家,功底深厚,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科杂病,辨证灵活,善用经方,每于平凡之中见奇效。其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遗尿的经验,被誉为活用经方的典范。

本文来源于《彭宪彰叶氏医案存真疏注》。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彭宪彰叶氏医案存真疏注》,点击可直接购买

内容推荐
彭老对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学术思想的研究造诣颇深,他从《叶氏医案存真》的验案中于个人有所体会者选出一百案,引用《内》《难》仲景及汉代以下诸名家之说,以及《临证指南医案》等文,融会己见,用浅显文体,加以疏注、解释,畅发其中奥义,以资后学借鉴。其中还穿插彭老平时利用叶氏之方法治病而收效显著的典型病案,可谓相得益彰。

(扫描可直接下单)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原创发表,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于《彭宪彰叶氏医案存真疏注》。
投稿及咨询邮箱zyyxscb@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未来最吃香的证书,医药专业必须拿下

不是不会治,只是方法没找对!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