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各地习俗大有学问
在谷雨这一天,山西临汾一带有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的习俗,称为“禁蝎”。
陕西凤翔一带的禁蝎咒符,是以木刻印制的。据清乾隆六年《夏津县志》记载:“谷雨,朱砂书符禁蝎。”“禁蝎”的民俗反映了人们驱除害虫及可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晋西北地区在谷雨前后要采野菜吃,也有用榆钱和玉米蒸熟来吃的,叫“榆钱傀儡”,吃起来软香可口。
青岛地区在谷雨前后鲅鱼上市时,子女还有向老人送鲅鱼,让父母尝鲅鱼馅饺子的习俗。
旧时北京在谷雨这天要采摘新鲜龙须菜、香椿炒食或拌食。
江南地区有谷雨尝新茶的习惯,谷雨茶又叫雨前茶,正值早春初发,叶芽稍露,鲜嫩清香、色泽碧绿。
茶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也比其他季节采摘的茶叶高,其中著名茶叶碧螺春就有雨前茶。
这天,除了在家饮雨前茶,还有结伴外出饮新茶的习俗,民间有“三月茶社最清出”的说法。茶馆都要装饰一新,迎接茶客。旧时文人雅士还要相聚品茶,附庸风雅,另外还可以品尝茶点小吃,如江南的眉饼、亮眼糕等。
4月20日5时27分进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进入谷雨节气意味着寒冷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增多,利于谷物生长,所以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不过,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春季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十分之一。进入谷雨节气,这些地区由于气温升高,大风天气增多,蒸发强烈,容易出现干旱,雨水显得十分宝贵,所以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推荐好书《中华食疗本草》
40多年来,本书主编严仲铠研究员的团队,长期从事以长白山区为主的东北地区中药资源的全面调查工作,对民间经验与方药知识进行了较全面走访调查与经验初步总结。其中有三大亮点:
全面认识中药
采用药材、食材的部位排列目录,又多以药、食材名作“正文种”名为基本种单位。通过对别名、来源、资源概述、产地、生境与分布、历史沿革考、采收加工与炮制的介绍,阐明性味、归经、功效,主要以中医主治病症为主。
如何鉴别药材
本书从消费者(使用者)需求出发,把编写重点放在药材、食材的“鉴别方法”上,着重帮助使用者(消费者)提高对药材、食材“真伪”与“优劣”的质量鉴别与识别能力方面,并做出详细介绍,以保证合理科学的用药。
推荐药膳制作
在“验方与药膳”中,药膳含处方及制备方法,验方记述精典方药与民间验方,推介简便、有功效、易操作药膳方药、制法及功效等。适用于从事医疗专业、医药保健等相关从业人员,尤其对要求自我食疗保健的中老年朋友,对患有慢性病需要康复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严仲铠,研究员(教授),生药学、中药资源学专家。曾担任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生药研究室主任、长白山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访问教授。近50年主要从事生药学、中药资源学研究工作。主持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3项。经国务院批准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经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
丁立起,研究员,中国生态人参引领者,人参文化传承人,老棒槌山参创始人及产权所有者。曾任吉林长白山生物研究所所长、吉林省长白山山参研究院院长及吉林省神农中药材科学研究院院长、神农肿瘤研究所所长等。五十余年来主持、参加国家高技术产业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项目10项,国家级标准3项,省级技术规程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或扫描二维码,可以购买。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24节气饮食养生指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仲景的条文,往往一字之差,就谬以千里!
叶天士用药少,少得精辟!(速看)
点,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