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和哥哥治病比高下,“药圣”李时珍医术也很牛

和哥哥治病比高下,“药圣”李时珍医术也很牛
:“药圣”李时珍除了世界巨著《本草纲目》外,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李老关于治疗痢疾的趣事和医案。

兄弟两为了治病比高下

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父亲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庙“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方。

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他都背诵如流。

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人。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泄不止。李时珍思索了半晌,说告诉他们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先给开个方子试试,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就同意了。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

李言闻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问李时珍开的药方,李时珍小声回答了。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这时,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性,十分羡慕,暗自下决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让父亲看看谁的医道高明。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又有两个眼痛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而那天正好只有果珍一人在诊所。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一样,便不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处理。

不料,第二天一早,这两个病人就找上门来,说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要李言闻看看是怎么回事。果珍在一旁不敢隐瞒,只好如实相告。李言闻一听就连呼“错矣”。果珍还不服气,李言闻告诉儿子,有的病症看上去差不多,实质却不一样。接着,把为什么那天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而今儿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的道理讲了一遍,把李果珍说得心服口服。

李时珍痢疾医案四则

【案一】 按洪迈《夷坚志》云:虞雍公允文感暑痢,连月不瘥。忽梦至一处, 见一人如仙官, 延之坐。壁间有药方, 其辞云: 暑毒在脾, 湿气连脚; 不泄则痢, 不痢则疟。独炼雄黄, 蒸饼和药; 别作治疗, 医家大错。公依方, 用雄黄水飞九度, 竹筒盛, 蒸七次, 研末, 蒸饼和丸梧子大。每甘草汤下七丸, 日三服, 果愈。

【案二】乳煎荜茇, 治痢有效。盖一寒一热, 能和阴阳耳。按《独异志》云: 唐太宗苦气痢, 众医不效, 下诏访问。金吾长张宝藏曾困此疾, 即具疏以乳煎荜茇方,上服之立愈。宣下宰臣与五品官,魏征难之, 逾月不拟。上疾复发, 复进之又平。因问左右曰: 进方人有功, 未见除授何也? 征惧曰: 未知文武二吏。上怒曰: 治得宰相, 不妨授三品, 我岂不及汝耶? 即命与三品文官, 授鸿胪寺卿。其方用牛乳半斤, 荜茇三钱, 同煎减半, 空腹顿服。

【案三】 华老年五十余, 病下痢腹痛垂死, 已备棺木。予用此药(延胡索) 三钱, 米饮服之, 痛即减十之五, 调理而安。

【案四】 按赵溍《养疴漫笔》云: 宋孝宗患痢, 众医不效。高宗偶见一小药肆, 召而问之。其人问得病之由, 乃食湖蟹所致。遂诊脉, 曰: 此冷痢也。乃用新采藕节捣烂, 热酒调下, 数服即愈。高宗大喜, 就以捣药金杵臼赐之, 人遂称为金杵臼严防御家, 可谓不世之遇也。大抵藕能消瘀血, 解热开胃, 而又解蟹毒故也。
医案选自《濒湖医案》
推荐佳作
不为人知的传世之作《濒湖医案》
(点击小程序或可购书)

《濒湖医案》早于《本草纲目》而成书, 出自《本草纲目》引据书目,故李时珍在编撰《本草纲目》过程中将该书作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濒湖医案》中的所有案例李时珍一定会应用于阐明药效、释解药理。

通览《本草纲目》全书, 具有医案特点的病案多附于有关药物的“发明”之中, 这些病案书写严格,四诊八纲、理药皆备,药证相符,犹如一篇精短的“以药类案”论文。
END

版权声明
本文医案选自《濒湖医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针刺部位选好了,病就好一半!

● 他们为什么要出这些同行都不愿意做、销量不看好的中医书

觉得不错请点赞!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