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腿抽筋,可以试试这个小方!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去杖汤(《朱氏集验方》)。
【组成】芍药12克 甘草12克【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上周门诊上,有糖尿病的老Z 高兴地告诉我,他烦人的夜间小腿抽筋消失了。方子很简单,就是芍药甘草汤:白芍50g,生甘草5g。他说当天晚上服药后,近月来再没有发过。他连连说:这方真是神了!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抽筋是张仲景的经验。《伤寒论》上就说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而且起效快,说服药后“其脚即伸”。后世沿用,屡有验证。脚抽筋是俗称,医学术语为腓肠肌痉挛。
这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我曾发现一些肝病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脚抽筋,用芍药甘草汤及其加味方后,脚抽筋好转,肝病也得到控制。此外,有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高黏血症等患者,也有类似情况。患者不仅有脚抽筋,还有下肢发凉、走路疼痛、局部皮肤发暗浮肿、脚底开裂等。所以,我在临床上也将脚抽筋及其附带下肢的症状作为使用芍药的一个指征。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其实也不仅是下肢肌肉的拘急痉挛,患者的腹肌也会表现得紧张,用手按压腹部,常常感到肌肉发硬。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的经验:“腹皮挛急按之不弛。”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
如《建殊录》记载:“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有一疡医,一位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腹皮挛急,是指腹肌比较紧张,而腹肌的紧张,也往往提示其他肌肉也容易紧张甚至痉挛。含有芍药甘草汤的小建中汤,就专治腹中痛,《苏沈良方》说此方“治腹痛如神”。这种腹痛有何特点?仲景说的“腹时痛”“急痛”,也就是那种痉挛性的腹痛。所以,许多不明原因的脐腹部腹痛,就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或小建中汤。
我治疗过敏性紫癜,常常用小建中汤,原因就是患者常有腹痛,而且是痉挛性腹痛。芍药甘草汤原方的用量是芍药、甘草各4 两,后世医家则常根据临床调整比例,如《朱氏集验方》调整为6∶1,《伤寒论方解》调整为5∶2 至2∶1,我常用3∶1 或6∶1。老Z有糖尿病,顾虑甜食,所以甘草仅用5g,居然也有效。
芍药甘草汤方小,但效果非常好,当然,前提是方证相应。可惜的是,此方在医院处方中已经很少见到了,原因就是方小。真是当今怪事!
本文摘自《黄煌经方医话临床篇(第2版)》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黄煌经方医话临床篇(第2版)》,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临床篇》所收录的医话,大多是黄煌教授这十余年来诊余感想的实录。医话所涉及的案例或是其用药思路与经典原文切合,对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帮助;或是这些案例的方证识别有特点,可以启发读者;或是那些现代的疾病按照经方的思路用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值得总结。这些医话文字,都是从黄老师心底流出,鲜活生动、平和实在,阅读时在收获知识、启发思路的同时,也会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新修订的第2版主要增加了黄老师近两年写的医话,相信依然会受到读者的喜爱。
作者简介
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教授、院长。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体质、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
他的学术观点鲜明且有新意,结合临床紧密,实用性强,许多著作多次重印,并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韩文出版。他曾多次赴美国、德国、法国等国讲学,是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著名中医学者。
代表性著作有《黄煌经方使用手册》《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张仲景50味药证》《中医十大类方》《经方的魅力》《药证与经方》等。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黄煌经方医话临床篇(第2版)》,作者:黄煌。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给大家推荐一个补益身体的妙药!
● 遇见中医:中医“粥疗”治病,你听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