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外伤致继发性癫痫20余年,服中药1个月治愈
继发性癫痫医案一则
吕某,男,37岁,2008年9月22日初诊。
阵发性晕厥,伴口吐白沫20余年。
患者自10岁时因头部外伤后,多次发生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数日1次;伴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持续3~5分钟后方可清醒。平素纳可,无头痛、头晕、便秘。观其舌体胖大,舌质暗,苔剥;査脉弱。外院脑电图示脑电波重度异常,确诊为癫痫。患者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镇定药物维持治疗,但症状控制不甚理想。
中医诊断为痫证,证属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治宜温肾健脾祛瘀。
处方:党参20g,炒白术20g,山药20g,茯苓20g,柴胡6g,炒枳壳15g,赤芍15g,石菖蒲15g,山萸肉15g,丹参15g,熟附子8g(先煎),炙甘草8g。
二诊:上方连服20余剂,服药过程中癫痫未有发作。大便溏薄,日行二三次;纳寐尚可,余无不适。舌淡红苔黄厚,脉弦滑。遵效不更方之意,前方去丹参、山萸肉、石菖蒲,加炒神曲15g,醋香附15g,生薏苡仁15g,继服15剂。
三诊:诉服药期间一直稳定,坚持工作,未感不适。嘱其守方再服15剂,巩固疗效。随诊治疗1年余,未再发作。
按:
癫痫以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醒后如常为主症,中医认为与风、火、痰、瘀、气导致气机逆乱,阴阳失调,风痰上犯神明之府有关,故有“无痰不作痫”之论,多数医家以清热化痰、平肝息风、豁痰开窍为治疗大法。
彭教授认为,患者幼年遭遇脑外伤,由于年幼肾气尚未充盛,而后20余年又反复发作,耗伤正气,导致脾肾阳虚。脾气虚弱,中阳不振,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无以蒸化水液,水湿停聚而成痰,水停则气滞,气滞则血瘀,土虚木乘,肝风夹瘀上扰致晕厥。治疗上则以补先后天治其本,祛痰安神治其标。
方中附子、山药、山萸肉温肾,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石菖蒲、薏苡仁化湿醒窍,柴胡、枳壳、赤芍、丹参、香附疏肝健脾、疏导气血。诸药合用,脾肾健,则水湿去,而邪有出路。故二诊见便溏,舌体由胖大转为正常,余症亦转佳。彭教授指出,此为水湿从大便而去,固见便溏,是邪有出路,不必止泻。本案药证相对,数年痼疾,终趋稳定。
本文摘自《彭万年40年经方实践录》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彭万年40年经方实践录》,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彭万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逾四十年,崇尚学伤寒、用伤寒,为岭南经方大家。其中医药学教研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仲景学说研究进展、中医临床基础、中医药养生康复学等学科为主,主攻经方治疗疑难重症、糖尿病及多种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药新药、中成药的研究开发等。因对仲景学说研究深入,每以经方立起沉疴,故海内外求医者甚众。本书从彭万年教授仲景学说阐微、临证经验、医案与研究三方面系统总结了其一生的临床经验,全部文稿由彭教授原作和其众多硕博士生写成,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了彭教授对仲景学说的领悟及临证运用经方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科疑难病、常见病的经验,对于促进《伤寒论》的研究和推广经方应用具有重要价值,适合于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彭万年40年经方实践录》,主编:宋爱军,周英。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五苓散治肝硬化腹水医案一则
● 10年腰痛,服7剂药缓解医案附治疗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