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方联用方方是经典,分进合击处处显神奇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基层中医医生,他的学术之路,与医案的阅读与整理密切相关。他爱读医案,也能讲解医案,这些年经常整理医案。这本《王晓军经方临证实战录1》是他临床应用经方案例集,所选案例不在于疑难,也不在于有效,其可贵之处在于医案后面的解说,这是他选方遣药的所思所想,这是他多年临床的经验心得。这首经方方证如何识别?这段经典原文如何理解?为什么选此方,为什么要合彼方?又为什么要如此加减变化?等等。下面是作者诊治的风心病双下肢水肿伴心悸气喘医案,经方的灵活合用是本案最鲜明的特色。
医案
患者,女性,75岁,身高155cm,体重59kg,体型中等略胖,虚浮。2013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悸气喘月余。
患者有风心病、糖尿病、脑梗、面瘫、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肿胀变形、白内障病史,但血压尚正常。现在每天口服麝香保心丸、稳心颗粒、降血糖药等药物。此次发病月余,曾住院2周治疗,疗效不显而出院,后又经病友介绍一老中医诊治,服中药2周亦无疗效可言。
刻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原来是上午轻而下午重些,近来是一天到晚肿胀不消,动则汗出气喘,咳嗽咯痰黄稠,胸闷隐痛,心悸懒言,寐差多梦,口苦口干欲饮,大便不畅,小便不利,手脚麻木,舌质暗紫苔老,舌下静脉曲张明显,脉沉而有结代,78 次/分。最近空腹血糖8.8mmol/L,餐后血糖10.4mmol/L。
处方:葛根30g,黄芩15g,黄连10g,生甘草5g,肉桂5g,茯苓30g,白术30g,瓜蒌30g,姜半夏15g,汉防己20g,生石膏50g,制大黄5g。5剂。
4月17日二诊:药后下肢浮肿消退大半,心悸亦大减,颇适,仍有咳嗽咯痰,但胸闷感明显缓解,胸部隐痛消失,唯诉药后大便次数较前增多,甚至小便时就会有大便出来,故去大黄;因仍觉口干口苦口渴,故上方生石膏加至60g,另加茅根30g、芦根30g,7剂续进。
体悟
此案方选葛根芩连汤合小陷胸汤、木防己汤、三黄泻心汤、苓桂术甘汤而去人参,可以说是分进合击,因有复杂之病,故用复合之方,经方之神妙,有如此者。
患者病名繁多,医者不可被病名所惑。糖尿病致口苦口干、高代谢体壮,故选方葛根芩连汤;木防己汤是活血利尿减容、降低心脏后负荷的好方;三黄泻心汤降低高代谢状态,其中的大黄还能活血化瘀;苓桂术甘汤用来调节水液代谢,减少组织水肿。
糖尿病的发病有四个阶段——郁、热、虚、损,活血化瘀要始终贯穿于治疗的各个阶段,这个认识与糖尿病的很多并发症是吻合的,所以中医也需要拿来主义。糖代谢紊乱会导致微血管变性,瘀堵而致血管变脆,所以会出现心脑血管病变、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血液循环
的障碍也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这些病证看似纷繁复杂,实则其理一也。
上面组方,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方方都是经方,面对复杂之证,用复合之方应对,也是理所当然吧。
本文节选自《王晓军经方临证实战录160例亲诊案例的成败得失》。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王晓军经方临证实战录160例亲诊案例的成败得失》,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购书)
内容提要
王晓军曾跟师黄煌教授,在继承黄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立方路、方链学说,临床上擅长运用经方诊治各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症,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本书收录了60例王晓军亲诊病案,每则医案不仅真实记录了疾病的整个诊治过程,而且还详尽介绍了自己的诊治思路,如何选方用药,如何转方接方,其中的思考及经验教训,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说理方面,少了阴阳五行等理论说道,多融入一些临床及现代医学知识;少了人与亦云的俗套陈词,多了作者自己的独立思考,更多的指明用方的切实证据以及临证抓手,让读者可师可法,有所启迪。
全书贴近临床,简明直白,平实真切,读之让人耳目一新,可资中医临床工作者和经方爱好者学习、借鉴、参考。
作者自序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基层中医医生,9岁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学习中医,14岁背诵《伤寒论》,但前面背诵后面忘记,而且水平始终停留于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状态;19岁进入中医临床,不知不觉已经30余年了,虽然也偶尔学用一下仲景方药,但因为没有真正领会仲师处方用药之心法,所以在应用时难免有生搬硬套之嫌,并且加减药物不得其要,临床疗效往往差强人意,这都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没有名师的点拨、引导,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倍感艰辛。
中医学派林立,体系繁多,且各持己见,而又似乎都有道理,往往令人莫衷一是而不知所从,令笔者时常感叹:不读书则大脑空洞无物而无可依凭,但读书越多却又觉得无法判断孰是孰非而漫无定见……非常幸运的是,2008年的春天我发现了“黄煌经方沙龙”网站,一下子被其中的文章和真实、生动而且精彩纷呈的案例吸引住了,并且跟随该网站中的引导阅读了黄煌教授的全部著作,特别是当读到黄老师的“有过对中医教科书理论虔诚的信仰,有过面对中医前途而找不到答案时的迷茫和困惑……有过怀疑而又不敢怀疑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焦虑,也有过大彻大悟后的痛快淋漓……”(见《张仲景50味药证序》)这段文字时不经意之间泪水已经模糊了双眼……通过深入地学习黄师著作,并将之验证于临床,我深深地被黄师所提出的方- 病- 人三角辨证的经方医学思维所折服。黄师的这个思维体系来自对经典《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精心梳理并实用的解读,来自对临床实际疗效的观察总结和无数次的重复求证……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笔者临证亲自诊治的医案。医案是医生临床诊疗真实的还原和记录,笔者平时非常喜爱阅读,因为通过阅读医案可以给我们临证用方带来灵感并大大拓宽我们的用方思路。但是笔者也发现有些医案脱离临床实际,其中描述了很多疑难病案。例如十多年的顽疾竟然用两三剂药治愈了,却也没有讲清楚其处方用药背后具体的思路方法,即为什么选某方、为什么要合某方,又为什么要增减某味药物等,这样的医案除了让读者羡慕之外百无一用。恩师黄煌教授经常教育我们做学问要“不求其全但求其真”,笔者时刻铭记于心。这本书所有的医案均附录了笔者诊疗思路的全过程,意在抛砖引玉,为中医学术的传承贡献个人的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王晓军,河南南阳人,自幼随父学习中医,后跟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在继承黄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立方路、方链学说,使得学习经方更加直观、通俗、实用,其所创立的中医学习平台“经方研习社”,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近300人。
王晓军具有30年中医内科临证经验,善于用经方诊治临床常见病及疑难病症,并时常受邀在全国各地坐诊及进行中医临床课程讲解,诊病疗效好,讲课通俗易懂,受到基层中医医生以及患者的一致推崇欢迎。
王晓军与黄煌老师合著的《黄煌经方助记手册》于2019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受读者喜爱。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王晓军经方临证实战录160例亲诊案例的成败得失》,作者王晓军,陈伟,王晓彬。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强骨饮——治疗骨质疏松的良方
● 老先生秘而不传的“退热十二法”
点,一键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