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迎来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
在中国,针灸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并且拥有合法的地位,从《宪法》到《中医药法》都在保护中医药包括针灸的发展,政策、医疗环境都很好。在中国,针灸同中医药学,迎来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总体呈现四大趋势。第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针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对全人群全过程(也即全周期)健康的一种关乎,要从原来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转变为以健康促进为目的的体系,除了治疗疾病以外,还需要面对健康人群,或者是病愈以后需要特殊关乎的人群,例如老人、儿童、孕妇等。这其中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安全性的问题,因为对人身体外在的干预,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好处,但往往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据了解,由于药害引起的疾病占比近20%,如何减少这种药害,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在“健康中国”建设当中,对老年人、孕妇、儿童,更需要特别注意药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既对人体健康有帮助,同时又没有副作用和耐受性的一种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针灸便在其中扮演了这个角色。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几乎没有严重的毒副作用,耐受性也比较小,所以可以长期应用;而且针灸操作简便,在社会上很多的医 疗保健机构,针灸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一种方法。
第二,据相关研究显示,针灸可以应用于500多种疾病的防治,涉及人体 的16个系统,基本可以涵盖人体所有疾病。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症状都可能通过针灸获得治疗。针灸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尽管有时作为一种辅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配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下:在各医院,针灸是作为一种疗法设立科室,而其他科室均属于临床科室,是按病种设科。这种分科模式、服务业态实际已经大大地限制了针灸的发展,所以针灸走出针灸科,建立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来发挥针灸的作用,已经变成大家普遍关心和尝试推动的事情,所以现在很多的医院已经成立针灸中心,为全医院各科提供服务,这成为一个大趋势,大大促进了针灸的应用,使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三,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功能得以强化,大病、重病的康复可以在社区医院完成,而且随着医药分家,医药的加成取消后,医院、医疗机构开始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以针灸为主的外治疗法上。因为这些疗法不是药品,对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经济的治疗手段,患者也可以用比较少的花费得到比较好的治疗。医疗改革的深化大大促进了针灸的应用,促进了针灸在医院各科,尤其在社区、基层的使用,这也是针灸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趋势。
第四,针灸真正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有疗效,而这个疗效必须用高质量的证据佐证。所以当前针灸的临床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世界针灸政策与立法通览》,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按地理位置分别论述了针灸在各国的发展现状及立法管理现状,全面系统整理了世界50余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的立法与管理现状,特别是对承认中医针灸合法地位,已经逐渐被纳入国际主流医疗体系的国家和地区做了重点分析。同时本书还对教育与培训、临床适应证、临床科研、各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学会和相关机构对外交流情况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国际针灸医疗、科研文化、教育、管理政策法规、学术组织、学术期刊、学术地位以及理论体系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概要总结了当今国际针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
刘保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常务副院长,兼任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评价方法重点研究室主任等职。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曾发表多篇论文,如《面向21世纪的中医药信息网络化建设》《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数字中医药与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针灸治疗胃脘痛脾胃阳气虚证临床研究》《中医药学现代个体诊疗体系建立的构想与研究》;出版多部著作,如主编《火针》《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华针灸大成》,参编《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世界针灸政策与立法通览》,主编:刘保延。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首部研究世界针灸立法的书,出版了!
● 读《伤寒论》之前,建议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