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四川 成都市/蒲昭和
说到“药引”,大家并不陌生,如鲁迅《父亲的病》一文中提及的“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蟋蟀”;《红楼梦》里薛宝钗服冷香丸需采集的“无根水”。还有现代影视剧一些桥段提及寻找“童子尿”“锅底灰”之类的东西,都可算是药引。
什么是药引呢?
药引(或称“药引子”)简单说来,就是能够引导药物直达病变部位的药物(或食物),它有点像出行的“导游”,或有似攻击敌营的“引路人”。药引既可加入方剂中煎服,也可单独煎水送服中成药或药粉。一种方剂中可加药引1~3味,但用1味者居多。
药引有啥作用呢?
清代医家尤在泾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引导药物归经或直达病所,可说是药引最重要的功能,比如:桑枝为引,可引药达四肢并加强祛风通络作用;咸入肾,补肾药用淡盐汤送服,能诱导药物入肾补肾;头痛加川芎、蔓荆子等,可引药上行,增加祛风止痛之效,等等。
不过,药引并非只局限于“归经”,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增强疗效。如以生姜、葱白为引,能加强辛温解表作用。二是能解毒。有些药物有一定毒性,加生姜、饴糖、米汤等为引以降低毒性。三是保护脾胃。如服补益脾胃药,加大枣、粳米为引,有和中扶本的作用。四是矫味。有些中药气味不佳,难以下咽,加红糖或蜂蜜等为药引,就能减轻异味。
常用的食物药引
药引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薄荷、竹叶、灯心草、藕节、芦根、葱白、生姜、大枣、酒、蜂蜜等。食物类药引质地新鲜,应用较多,但药店不便保存,常需病家自备。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食物药引及用法。

葱白:葱白发汗解表、通阳散寒,治风寒感冒中成药,如九味羌活丸、风寒感冒冲剂等,用葱白汤送下,可以增强解表散寒之效。一般用葱白2~3根煎汤送服。

生姜:本身能发表散寒、温胃止呕,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绵痛、风寒咳嗽等病症的中成药。一般可用3~5片水煎取汁,送服中成药。

大枣:能补脾益气、益胃养血,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中成药,如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可取大枣5~8枚(劈开),煎汤送服,能够增强补脾益气的效果。

黄酒:可以通血脉、散寒止痛,治疗风湿疼痛、脘腹冷痛、跌仆损伤类中成药,如活络丹、活血止痛散、七厘散等,以黄酒(或酒)送服,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效果更佳。

淡盐水:盐味咸,能引药入肾,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补肾药,以少量淡盐水送服,可以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

红糖水:红糖性温,祛寒散瘀,治疗血虚寒凝、产后恶露未净、乳汁稀少等疾的药物,如用红糖水送服,可以加强补血散寒、祛瘀作用。

提醒:①药引各有其功,当随证选用,需用与否、用量大小应遵照医嘱,方能收效;②药引与证不合,画蛇添足是小事,影响药效就得不偿失了。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蒲昭和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