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贴秋膘”慎用胡椒

“贴秋膘”慎用胡椒
“贴秋膘”慎用胡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高燕菁
立秋过后,天气转凉,大家开始忙着“贴秋膘”,然而也因此出现一些“上火”的患者。我最近就碰到一个因为吃胡椒而来诊的患者。他自述平常就喜欢吃胡椒,立秋那天自己炖了锅鱼汤,多加了些胡椒,结果第二天出现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便秘的症状。由于症状不是很严重,我建议他尽量保持饮食清淡,适度喝点儿绿豆汤,最近几天不要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帮助补充维生素,减少上火的症状。

吃胡椒容易上火吗?让我们看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热病人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时珍自少嗜之,岁岁病目,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目病亦止,才食一二粒,即便昏涩,此乃昔人所未试者。盖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故也,病咽喉口齿者亦宜忌之。近医每以绿豆同用治病有效,盖豆寒椒热,阴阳配合得宜,且以豆制椒毒也。”说的是李时珍年轻时经常患眼病,却始终找不出病因。后来渐渐发觉年年复发的眼疾,竟与自己平时特别爱吃胡椒有关。于是在停食胡椒一段时间后,眼病就好了。康复后,他又试吃胡椒,很快就觉得双目干涩,视力模糊。为此,李时珍特在《本草纲目》中收录胡椒时予以指出,以示后人,并介绍此时喝点儿绿豆汤有利于缓解病情。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食疗养生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也有记载:“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破血堕胎,发疮损目,故孕妇及阴虚内热,血证痔患,或有咽喉口齿目疾者皆忌之。绿豆能制其毒。”

胡椒为胡椒科胡椒属木质攀援状藤本,始载于《唐本草》:“胡椒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说明它是外来物种,现广泛栽培于热带国家,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 广西、云南有种植。民间常用为调味品,有黑胡椒和白胡椒两种。其实黑胡椒和白胡椒是同一种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产物:黑胡椒是果实长大但未成熟的阶段,色泽刚刚发红的时候采收下来,连同外皮一起晒3~4天,即成为黑褐色的果实;白胡椒是在果实生长成熟之后,其外皮完全变成了红色之后再采摘,先脱皮再晒干,则表面是灰白色,研磨成的粉末即是白胡椒粉。盖因黑胡椒中的挥发性物质较多的缘故,二者味道不同:黑胡椒的味道特别浓厚,还有丝丝辣味,香味浓烈。白胡椒的香味更加清幽一点,没有前者那么辛辣。用法也不相同:黑胡椒是温度越高味道越浓郁,因此最适合用来制作铁板或烤制的菜肴。白胡椒比黑胡椒味道更加柔和、清香,且香味比较稳定,不易散失,是烹煮或红烧菜肴的理想调味料。注意:不论黑胡椒还是白胡椒,均要在食物快出锅前放入,长时间焖煮会让挥发物质散失,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白胡椒药用,性热味辛,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之功效,白胡椒主治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等症。现代研究发现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碱,还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腻、助消化,还具有抗癫痫、镇静、抗炎、保肝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现代对胡椒碱的研究格外深入,它早在19世纪末已被提纯和合成。其化学结构属于桂皮酰胺类,已有研究证明这类化合物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脂、骨骼肌松弛和抗抑郁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癫痫、癌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白癜风、肥胖症、高脂血症和肠胃疾病。然而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胡椒碱对某些细胞株有杀伤作用,强度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其对昆虫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又用作新型杀虫剂的功能物质。接下来的研究显示胡椒碱在大剂量应用时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时应考虑其安全性,并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之合理使用胡椒是关键:
胡椒适宜胃寒反胃、呕吐清水、心腹冷痛、泄泻冷痢、食欲不振、慢性胃炎、胃内停水者以及感受风寒或遭受雨淋之人服食。胡椒与鱼、肉、鳖、蕈诸物同食,可防食物中毒。

凡阴虚有火、内热素盛、干燥综合征、糖尿病以及咳嗽、吐血、咽喉口齿目疾和痔疮患者忌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高血压患者也不宜吃胡椒。

常规用量:0.6~1.5克。研粉吞服。外用适量。

购买挑选以粒大、饱满、油性大、气味浓烈者为佳。保存须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并注意防潮。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高燕菁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