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四)
点击箭头处“”,哦!!
1.儿童抽动障碍常见哪几个证型?
儿童抽动障碍常见的证型包括肝亢风动证、痰热扰动证(痰火扰神证)、风痰扰动证、外风引动证、气郁化火证、脾虚肝亢证、脾虚痰聚证和阴虚风动证。
另外,还有医家把本病辨为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内阻证、肺肾阴虚证、心肝血虚证、血虚生风证等证型。
2.有哪些症状可以辨为
外风引动证?
抽动障碍儿童表现喉中异声或秽语,挤眉眨眼,每于感冒后症状加重,常伴鼻塞流涕,咽红咽痛,或有发热,舌红,苔薄,脉浮数者,可辨为儿童抽动障碍外风引动证。
小儿脏腑娇嫩,肺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风为百病之长,若风热之邪犯肺,肺失宣肃,内外相召,外风引动内风则易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而风性清扬,易袭阳位,常携外感六淫之邪经口鼻入侵肺卫,且风胜则动,因此,抽动障碍外风引动证的抽动部位多以头面部为主,表现为眨眼、皱鼻、咧嘴等,风热袭于咽喉,则喉发异声。
风性善行而数变,故其症状常游移不定、迁延反复。风热犯肺,则除了抽动症状外还有鼻塞流涕,咽红咽痛,脉浮数等表现。
3.儿童抽动障碍外风引动证
怎么治疗?
儿童抽动障碍外风引动证的中医治法为疏风解表,息风止动,须用“微辛微苦”以辛开苦降、清肺平肝、肝肺同治。
代表方为银翘散加减,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桔梗、枳壳、黄芩、荆芥穗、木瓜、伸筋草、天麻、蝉蜕等。方中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疏散风热,宣肺解表,且可解毒利咽;桔梗、枳壳、荆芥穗宣发肺气,载药上行;黄芩清热生津;木瓜、伸筋草舒筋活络;天麻、蝉蜕祛内外之风。诸药合用,疏清兼顾,重在清轻宣散、外风与内风同治。清嗓声明显者,加金果榄、锦灯笼、土牛膝;眨眼明显者,加菊花、决明子;吸鼻明显者,加辛夷、苍耳子、白芷。需要注意的是,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此方,方中药物多为芳香清宣之品,不宜久煎。
抽动障碍儿童一旦感邪患病,抽动症状会加重,因此平时要注重护养,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以提高抵抗力,避免感受外邪。
4.有哪些症状可以辨为
气郁化火证?
患儿表现烦躁易怒,挤眉眨眼,张口噘嘴,摇头耸肩,发作频繁,抽动有力,口出异声秽语,面红耳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者,可辨为儿童抽动障碍气郁化火证。
随着社会进步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易过分宠溺孩子或因怒其不争而过度责骂,且小儿本身情绪不稳,导致小儿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久而气郁化热化火而发病。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内有郁热,波及肝经,肝失濡养,肝开窍于目,肝主升主筋,风火动于上,可见挤眉眨眼、张口噘嘴、摇头耸肩等头面部抽动症状。肝其志为怒,郁而化火,所以除了上述抽动症状外,还可见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5.儿童抽动障碍气郁化火证
怎么治疗?
儿童抽动症气郁化火证的治法为清肝泻火,息风止惊。
方用清肝达郁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栀子、菊花、牡丹皮、柴胡、薄荷、青橘叶、白芍、钩藤、蝉蜕、琥珀、茯苓、甘草等。栀子、菊花、牡丹皮清肝泻火;柴胡、薄荷、青橘叶疏肝解郁;钩藤、白芍、蝉蜕疏风清热,祛风止痉;琥珀、茯苓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急躁易怒者,加龙胆、青黛;大便秘结者,加槟榔、瓜蒌子;喉中有痰者,加浙贝母、竹茹。
另外,对于抽动症气郁化火证患儿,家长不可过于溺爱或过度责骂,应在提升自身情绪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用适宜的方式教育孩子,帮助孩子疏导负面情绪,培养平和、乐观的性格。
往期回顾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一)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二)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三)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韩新民。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