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一)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一)

点击箭头处“”,哦!!

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一)

1.中医怎样认识儿童抽动障碍?

儿童抽动障碍在古代中医书籍中没有专门记载,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瘛疭”“筋惕肉瞤”“肝风”等范畴。抽动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疾病影响、情志失调、劳逸不当、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有关。

“风胜则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抽动障碍主要病机是风邪为患。其病机为本虚标实。病初多实,迁延日久多虚,以肝肾阴虚为本,肝亢风痰鼓动为标。常由风生痰,痰生风,风痰胶结,肝郁风动而发病。主要的中医病机为肝亢风动、痰热扰动、脾虚肝亢、阴虚风动。

在对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诊疗中,需辨虚实、辨脏腑。病程短,抽动有力,发声响亮,急躁易怒,大便干,舌质红,脉实者,多属实证。病程长,抽动力弱,发声低,面色无华,懒言倦怠,舌淡苔薄,或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者,多属虚证。

抽动障碍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关系密切,也可累及肺。眨眼摇头,怪相百出,烦躁易怒者,病在肝;夜眠多梦,心烦不宁,秽语者,病在心;抽动无力,纳少厌食,面黄体倦者,病在脾;肢颤腰扭,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者,病在肾;时有外感,喉出异声,病在肺。抽动障碍实证以平肝息风,豁痰定抽为主;虚证以滋肾补脾,柔肝息风为主,虚实夹杂当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2.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
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方法有中药煎剂、颗粒冲剂、中成药、中药膏方、针灸、推拿、耳穴贴压等。

临床要根据患儿的抽动时间、抽动部位、病情轻重,以及年龄、就诊时间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抽动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时间较长,可选择一种或多种中医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或联合心理行为疗法、脑电生物反馈等进行治疗。

3.儿童抽动障碍的
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以平肝息风为基本法则。根据疾病不同证候和阶段,分清虚实和邪正关系,分证论治。实证以平肝息风,豁痰定抽为主;虚证以滋肾补脾,柔肝息风为要,虚实夹杂治当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肝亢风动证予平肝息风,泻火定抽;外风引动证予疏风解表,息风止动;气郁化火证予清肝泻火,息风止惊;痰火扰神证予清火涤痰,宁心安神;脾虚肝亢证予扶土抑木,调和肝脾;脾虚痰聚证予健脾柔肝,行气化痰;阴虚风动证予滋水涵木,柔肝息风。‘’

由于抽动障碍具有慢性、波动性的特点,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树立信心、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控制抽动的关键,可运用中药配合心理行为治疗、针灸、推拿、耳穴贴压等非药物疗法综合处理,在病情稳定期可服用中药膏方巩固疗效,调理体质。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韩新民。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