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临床应用:列缺—照海
点击箭头处“”,哦!!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临床应用
列缺—照海
【单穴功用】
列缺,又名童玄、腕劳。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别走阳明,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也是四总穴之一。
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的作用。用于治疗偏正头痛、颈项强痛、下牙疼痛、咽喉肿痛、口眼㖞斜、半身不遂、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咳嗽、气喘、呃逆、水肿、手腕无力、感冒发热、热病瘛疭、小儿惊痫。
照海,又名阴跷、漏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腧穴,通于阴跷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穴居然谷之下,然谷为肾经荥火穴,寓水中龙火之象,有普天光照之功,故名为照。照海为肾经脉气归聚,犹如水归大海,故名为海。二穴上下呼应,有化气飞升之能,合其意故名照海。
本穴具有通经活络、滋阴降火、清热利咽、养心安神之功。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大便秘结、咽喉干痛、四肢懈怠、善悲不乐、癲痫夜发、下肢不遂、失眠。
【伍用功能】
列缺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照海滋阴降火,清热利咽,养心安神,通经活络。
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两者借任脉使肺、肾之间沟通会合,并使阴跷脉、任脉、肺脉、肾脉四者在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处相会合。
二穴伍用,善调喉、胸、肺之功能,以收宣肺平喘、宽胸理气、清利咽喉之功。
【主治】
1.咳嗽、气喘,证属寒痰为患者。
2.咽喉干燥、疼痛,证属阴虚火旺者。
3.胸膈胀满、疼痛,证属痰湿阻遏者。
4.癫证。
【操作法】
列缺:①以病人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示指尖到达之处是穴;②立拳,把拇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向肘部斜刺0.2~0.3寸。
照海:正坐,两足跖心对合,当内踝下缘之凹陷处,上与踝尖相直。或于内踝尖垂线与内踝下缘水平线之交点略向下方之凹陷处取穴。直刺0.3~0.5寸。
【经验】
列缺—照海伍用,为八脉交会配穴法,善治咽喉、胸膈部的疾病。姜辑君老师尝治“脑血管性精神症”,其效良好,笔录如下:
李某,女,56岁,1980年11月3日初诊。精神呆滞1年,半年来加重,在某医院诊为“脑血管性精神症”。来诊时沉默不语,智力与理解力均差,问虽能答,但不完整,或仅短哼一声,苔薄,脉滑。
辨证:郁痰阻窍,神机失灵。初用神门、后溪、照海等穴,勉可受针轻刺,后以列缺配照海一组穴,并随病情好转,适量加重手法,仍佐后溪等穴,加用中成药礞石滚痰丸。
经7周后,已愿意接受较强的针刺,能在下车后自行就诊,知所走向,自己按时服药。并能代家人做饭,表情安适,问答能说:“比前好些啦!”继续询问,亦能合理对答。1981年4月来诊,平时偶有独自低哼,神智较好。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审:吕景山,主编:吕玉娥。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