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国医大师朱良春辨治疑难杂症:肝功能异常

国医大师朱良春辨治疑难杂症:肝功能异常

点击箭头处“”,哦!!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

辨治肝功能异常
邵某,女,44岁。2010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胁痛1个月余。

患者因胁痛来诊时行全身检查。肝功能提示AST 388U/L,ALT 254U/L,LDH 289U/L,腺苷脱氢酶24U/L。尿常规:蛋白(),尿胆原:1。院外护肝治疗半个月,效果不明显,来诊要求中医药治疗。诊见精神可,自觉乏力,无黄疸或其他不适,纳可,二便尚可,舌淡,苔薄,脉细。

中医诊断:胁痛(肝气郁滞)。

西医诊断:肝功能异常(查因)。

治法:清热解毒,护肝利胆。

初诊处理:

柴胡10g,郁金15g,茵陈30g,蒲公英30g,土茯苓30g,垂盆草30g,田基黄30g,生薏苡仁30g,绿萼梅10g,甘草6g。14剂。

二诊:患者自觉目糊乏力,颈部不适作胀。纳一般,大便干结,小便调,舌质偏红,苔薄,脉细弦。服药后复查肝功能示:AST 107U/L,ALT 80U/L,

处理:上方加枸杞子、菊花各15g,决明子15g,全瓜蒌30g,首乌藤30g。14剂。

三诊:患者近来又有鼻部不适,时有颈部头胀痛,视物模糊,烘热,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弦。口干便难。守前法继进之。

处理:

枸杞子、菊花各12g,决明子15g,川石斛20g,谷精珠15g,苍耳子15g,地骨皮15g,女贞子20g,桑椹20g,生首乌20g,甘草6g,刺五加15g。14剂。

四诊:患者药后症状缓解,无颈项痛,唯左颌下作胀不适,大便2日一行,小便正常,舌淡苔薄,脉细。前法继进。

处理:上方加生地黄30g,全瓜蒌30g,14剂。

随访良好。

按语:此案例属内科疑难杂证,患者因胁痛就诊外院,因检查肝功能发现肝功能异常,院外护肝治疗半个月效果不明显,要求服中药治疗。

朱师从疏理肝气着手,兼调肝肾获效。

【 诊治思路 】

患者人到中年,诸多不顺,压力颇大,思虑郁怒伤肝滞气,影响肝胆疏泄,郁而化热致诸证。

朱师考虑胁痛主要由肝气郁滞所致,乃以“清热解毒、护肝利胆”法,初诊以柴胡、郁金、茵陈、蒲公英、土茯苓、垂盆草、田基黄、生薏苡仁、绿萼梅组方。方中柴胡、郁金疏肝气,茵陈、蒲公英、垂盆草、田基黄利胆除湿退黄解郁滞之毒,土茯苓、生薏苡仁、绿萼梅化湿泄浊以利络道。

药服14剂,患者虽自觉目糊乏力,颈部不适作胀,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薄,脉细弦,但复查肝功能明显好转。

患者目糊乏力、颈部作胀不适原因考虑为肝气郁滞有疏解,肝肾阴精不足,目窍失养,阴精气血不足,肝气上行无力,《素问•五脏生成》“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肝开窍于目,肝肾阴血虚于下,经气不能上通而目瞑,正气虚于上,致动视而昏冒摇掉也。

见效继进,加枸杞子、菊花、决明子、首乌藤养肝肾精血不足、清利头目。后更入川石斛、谷精珠、女贞子、桑椹、生首乌、刺五加养肝肾之阴精气血。

诸症缓解,无颈项痛,唯左颌下作胀不适,舌淡苔薄,脉细。前法继进,适当加减。

【 跟诊体会 】

“疏肝、养肝”治肝病 朱师治疗肝脏自病以“疏肝、养肝”为基本大法,临证根据不同情况施用。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经脉络胆、职司疏泄,喜条达而善调气机。肝阴血充足,则肝体不燥、疏泄有度;若肝阴不足、肝血失充,则调畅之功能受阻,易郁易滞而变生他病。朱师治肝脏自病,常以柴胡疏肝散加减。

另外,朱师治疗肝阴不足者,多从“肝肾同源”考虑,取高鼓峰“疏肝益肾汤”化裁,去方中山萸肉防其助温阳之弊,加女贞子、墨旱莲以清润、养肝肾。再者,患者若有胁痛、纳减,“肝胃不和”者,则加用健脾和胃之品。

朱师指出,肝所胜者脾也,肝气郁滞或湿热或其他原因导致肝疏泄不能、升发不畅,易犯脾胃而致受纳运化失常。

朱师临证致力于开拓药物的潜能,如本案例的苍耳子。《中医内科学》载其味甘苦、性温,善通鼻窍、祛风湿,以长于治鼻渊、风疹、痹痛。

朱师对本品另有体会:一曰通督升阳,以解项背挛急,认为外邪袭于背俞,脉痹不通而有颈项强急,多以之配合葛根以疏筋解肌,盖《得配本草》言苍耳子“走督脉”是也,既解肌又能引经。二曰祛风解毒,多以之治外感,能透窍发汗、祛风解毒之用。三曰疗湿胜濡泄。本品为风药,盖风能胜湿,湿去则清气上行,浊邪下趋。

END

【本文选自《朱良春疑难杂症辨治薪传实录》,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陈党红。编辑整理。】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