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朱良春辨治疑难杂症: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点击箭头处“”,哦!!
朱良春教授辨治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肾虚脉络失调证
李某,女,28岁。2011年8月2日初诊。
主诉:颜面红疹2年余。
现病史:患者2年多以来反复出现颜面、颈部红疹,无明显触痛、瘙痒,曾转诊于北京某医院查相关指标。查ENA系列:ANA(+),抗SM(+),抗MRNP抗体阳性。1个月后再次复查相关指标:抗RNP(+),抗SM(+),IgG 26g/L,补体C4 0.47 g/L,ASO 217IU/ml,RF 34.1IU/ml。拟诊:结缔组织病。未予正规治疗。近10日服羟氯喹0.2g,每日2次,今来诊要求中医治疗。
刻下:颜面及颈部散在红疹,无明显发热、关节病,诉肢冷,有雷诺现象,面颊潮红,时有痒感。纳可,大便尚可,小便自调,苔薄白,质红,脉细弦。
中医诊断:痹证(肾虚脉络失调);
西医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治法:益肾蠲痹,和调脉络。
初诊处理:
①痹通汤,加淫羊藿15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赤芍、白芍各15g,穿山龙50g,生黄芪30g,地肤子30g,蝉蜕10g,僵蚕10g,徐长卿15g。7剂。
②浓缩益肾蠲痹丸,每粒4g,每日3次,口服。
③金龙胶囊,每粒0.25g,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二诊:患者诉药后症情平稳,唯双足背、双上肢散在红疹,瘙痒,偶有腰痛隐痛,胆怯易惊,眠欠安,纳可,二便自调,苔薄脉细。前法继进之。
处理:①上方加全当归10g,生姜3片,白鲜皮30g,14剂。②中成药服用同上。
三诊:患者药后面部、双上肢、足背红疹均明显消退,但仍有瘙痒,睡眠欠佳,药后胃胀、食后明显,二便自调,苔薄白,脉细。前法继进。
处理:
①痹通汤加淫羊藿15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穿山龙50g,鸡内金10g,谷芽、麦芽各15g,炒枣仁30g,生半夏15g,北秫米20g,白鲜皮30g,蛇蜕10g。14剂。
②中成药同前。
随访症情明显改善。
按语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具有某些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特定疾病的诊断标准,属于某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早期阶段或顿挫型,临床发病不少见。
朱师经验从“肾督亏虚、络痹不通”辨治本病,予以利络益肾得以临床痊愈。
诊 治 思 路
此案例为年轻女性,2年前发病,未正规治疗,来诊前服羟氯喹。
朱师考虑病因为“肾虚脉络失调”所致,立“益肾蠲痹、和调脉络”治之,以痹通汤加淫羊藿、穿山龙、生黄芪、生地黄、熟地黄以益肾蠲痹、活血通利,并赤芍、白芍、地肤子、蝉蜕、僵蚕、徐长卿清解郁热以和络,口服浓缩益肾蠲痹丸、金龙胶囊以益肾蠲痹通络。
药服7剂,患者即症情平稳,唯双足背、双上肢散在红疹,瘙痒,偶有腰痛隐痛,胆怯易惊,眠欠安,苔薄脉细。
朱师考虑此郁结之毒有解而未全消,续前处理,加全当归、生姜、白鲜皮活血利络化湿浊。再服14剂,患者面部、双上肢、足背红疹均明显消退;随症加减续服后,患者症情明显改善。
跟 诊 体 会
朱师所倡“久病多虚、久病入络、久病必瘀、久必及肾”为疑难杂症及慢性病的共同病机,临证当据病情轻重、发病因素、年龄、性别及伴随症状等因素,分阶段、分症情先后辨治。
即如本案患者病发2年,以颜面红疹为主,伴四肢冷感及雷诺现象,为虚瘀夹杂、肾虚亏虚所致,故益肾蠲痹治之。
若以关节红肿、颜面红疹明显而燥热、心烦等“热象”较著者,则当先“解郁清解”为治,待络通经疏则以扶正培补肾虚为治。
END
【本文选自《朱良春疑难杂症辨治薪传实录》,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陈党红。编辑整理。】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