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运用补肾调冲法治疗不孕症经验举隅
韩冰教授是全国500位名老中医专家之一,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著名妇科专家,成立了天津市首批名中医工作室——韩冰工作室。韩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补肾调冲法。
补肾调冲法[2]是治疗月经紊乱等内分泌失调疾患所运用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法主要包括滋补肾阴、温补肾阳、调理冲任气血等方面。结合患者月经周期及病理特点,灵活运用补肾调冲法,如肾阴不足或真精亏损者,宜滋肾养阴,填精益髓;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者,宜温肾补肾;肾中阴阳两虚者,宜阴阳双补;冲任为病有虚实之分,虚者宜补益肝肾,养血填精;实者包括寒凝、血瘀、痰湿、气滞,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疏肝调冲。结合月经周期,经期宜养血调经,经后期宜温补肾阴,经前期宜温补肾阳。
病 案 1
患者,女,31岁,已婚,孕0。初诊:2010年4月10日。主诉:未避孕未孕4年余。现病史:患者结婚5年,工具避孕1年,未避孕未孕4年余,平素月经周期7/30~33 d,量可,色红,偶尔夹少量血块,小腹轻微不适。经间期阴道少量出血病史半年余,未治疗。末次月经:2010年3月31日,7 d干净,量可,色红,少量血块,小腹轻微不适。平素易乏力,腰酸,畏寒。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妇科检查、B超检查及子宫输卵管造影均未见明显异常。男方精液检查正常。诊断:不孕。肾精亏损,冲任失调。治法:补肾固冲,调理冲任。处方:菟丝子30 g,覆盆子15 g,补骨脂15 g,巴戟天10 g,当归10 g,白芍15 g,鹿角霜15 g,紫石英30 g,丹参30 g,鸡血藤30 g,女贞子15 g,墨旱莲30 g,川续断10 g,桑寄生30 g,阿胶珠10 g,艾叶炭10 g。14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2诊:2010年4月24日。末次月经:2010年3月31日,7 d干净。腰酸症状有所缓解,仍畏寒、乏力,余未诉明显不适。处方:黄芪30 g,太子参30 g,菟丝子30 g,女贞子15 g,墨旱莲30 g,生地黄30 g,地骨皮30 g,鹿角霜10 g,阿胶珠6 g,生龙牡各30 g(先煎),川续断10 g,桑寄生30 g,紫石英30 g,麦芽炭3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3诊:2010年5月1日。末次月经:2010年3月31日,7 d干净。怕冷症状缓解,余未诉明显不适。处方:黄芪30 g,太子参30 g,茯苓30 g,白术15 g,菟丝子30 g,覆盆子15 g,补骨脂15 g,巴戟天10 g,淫羊藿15 g,鹿角霜15 g,紫石英30 g,橘核20 g,杜仲10 g,桑寄生3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4诊:2010年5月8日。末次月经:5月3日至今,量少,色红,少量血块,经行第3、4天腹痛不适。现腰酸、乏力。处方:黄芪30 g,太子参30 g,茯苓15 g,白术10 g,菟丝子30 g,覆盆子15 g,补骨脂15 g,巴戟天10 g,鹿角霜15 g,阿胶珠10 g,川续断10 g,桑寄生30 g,麦芽炭3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5诊:2010年5月15日。末次月经:5月3日,7 d干净,量少,色红,少量血块。昨日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持续至今。处方:上方加生地黄30 g,山茱萸10 g,女贞子15 g,墨旱莲3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6诊:2010年5月22日。末次月经:5月3日。服药5剂后血净。余未诉明显不适。处方:黄芪30 g,生晒参10 g,白术15 g,黄芩炭15 g,菟丝子30 g,女贞子15 g,墨旱莲30 g,生地黄30 g,地骨皮30 g,鹿角霜15 g,阿胶珠10 g,川续断10 g,桑寄生30 g,山药10 g,麦芽炭3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患者6月7日月经来潮,月经量较前增多,色红,夹有少量血块,无痛经。继续依前法治疗4个月经周期,2010年8月26日(停经46 d)B超示:宫内早孕,可见胎心胎芽。安胎2月,并禁房事,至期生产一男婴,体健。
按语:《周易》记载“妇三岁不孕”,首先提出了不孕病名[3]。肾为天癸之源,藏精,主生殖,主胞胎。“冲为血海”、“为十二经脉之海”,能调节十二经的气血;“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4]”。提出了任通冲盛与肾气冲盛重要关系。冲任与肝也有密切联系。肝藏血,主疏泄。疏泄有序,则冲脉之气血旺盛,血海得以满溢。若肝经有病,往往损及冲任二脉,影响血海的盈亏安宁。冲任二脉在循行上与肝肾二经亦相联系。
本例不孕症病在肾精不足,冲任气血失调。肾藏精,主生殖,冲任是联系正经与胞宫的直接通道。肾精亏虚,损及冲任,冲任气血失调,引及胞宫,邪客胞宫,不能摄精受孕[5]。患者初诊时恰逢经后期治以温补肾阳,予菟丝子、补骨脂、巴戟天补肾益精;女贞子、墨旱莲、覆盆子、川续断、桑寄生滋补肝肾;当归、白芍养血补血敛阴;丹参、鸡血藤活血调经;阿胶珠、艾叶炭补益任督;鹿角霜为血肉有情之品,既能补肾阳,又能益精血,更兼温通之功;紫石英为阳中有阴之品,功能补肾而益精血,其质重而润,能引诸药直达冲中而暖之,又能深入血分。2诊时正值黄体期,减活血调经之品,继予补肾之品,考虑患者乏力,加入黄芪、太子参补气之品,使冲任气血充足;同时佐以生地黄、地骨皮清热凉血,以防热迫血行,非时而下;生龙牡归肝经收敛固涩;麦芽炭醒脾和胃,使全方补而不滞。3诊患者月经将至,加入茯苓、白术以增强健脾益气之功;橘核行气理气。4诊月经以至,量少,继予补气益肾之品,以使肾气充足,太冲脉盛。5诊患者经间期出血,热扰冲任、阴虚阳搏,加入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生地黄清热凉血;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6诊,出血已止,继予补肾调冲,益气养阴之品。本例患者治疗上补肾调冲任需贯穿始终,使其肾气充足,冲任胞宫气血调和,故能受孕。
病 案 2
患者,34岁,已婚,孕0。初诊:2012年12月13日。主诉:未避孕未孕6年。现病史:患者结婚6年,未避孕未孕。平素月经周期5/30 d至半年,量中,需服药物调理来潮。末次月经:11月15日,经期5 d,量中,色红,少量血块,无腰腹痛。面部痤疮,偏食肥甘厚味。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病史,现口服艾丁、格华止。体重指数(BMI):26。B超提示:双侧卵巢PCO改变。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2012年3月20日子宫输卵管造影示:右侧输卵管通畅,左侧间质部梗阻或痉挛。诊断: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痰瘀互结,湿热内阻型。治法:清热利湿,化痰祛瘀兼以补肾。处方:柴胡10 g,桑叶15 g,冬瓜皮30 g,茵陈30 g,黄柏20 g,知母10 g,丹参30 g,鸡血藤30 g,薏苡仁30 g,浙贝母10 g,地骨皮30 g,紫河车10 g,紫石英3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继续口服艾丁,二甲双胍。嘱其清淡饮食,忌食肥甘厚味,控制体重,加强锻炼。
2诊:2012年12月20日。末次月经:11月15日,经期5 d。面部痤疮好转,体重无明显变化,二便调。处方:上方加香附10 g,生鸡内金2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3诊:2012年12月27日。末次月经:12月20日,经期5 d,量少,色红,有血块,无痛经。二便调。处方:柴胡10 g,桑叶15 g,木瓜15 g,当归10 g,杭芍药15 g,冬瓜皮30 g,茵陈30 g,黄连10 g,黄柏10 g,丹参30 g,鸡血藤30 g,鹿角霜15 g,紫石英30 g。14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4诊:2013年1月10日病史同前。末次月经:12月20日,经期5 d。体重下降2 kg,二便调。2013年1月8日葡萄糖检查示:空腹4.86 mmol/L,0.5 h:8.65 mmol/L,1 h:7.31 mmol/L,2 h:3.80 mmol/L,3 h:3.73 mmol/L,胰岛素检查示:空腹5.88 mIU/L,0.5 h:172.35 mIU/L,1 h:169.45 mIU/L,2 h:22.72 mIU/L,3 h:3.98 mIU/L。处方:上方加黄精30 g,何首乌3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继续口服艾丁、二甲双胍。
5诊:2013年1月17日。末次月经:12月20日,经期5 d,未诉明显不适。处方:上方加乌梅10 g,天花粉3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6诊:2013年1月24日。末次月经:12月20日,经期5 d。月经未来潮。处方:上方加益母草30 g。7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患者月经于2013年2月1日来潮,量色质正常,继予此法治疗,月经35到40 d一至,治疗4个月经周期。2013年5月27日(停经43 d)查血HCG:159 mIU/mL。2013年6月10日(停经57 d)B超:宫腔内暗区(大小23 mm22 mm6 mm)内未见胎芽及卵黄囊,周边可见蜕膜反应。予安胎治疗。2013年6月27日(停经74 d)B超:宫腔内可见一胎囊39 mm60 mm18 mm,囊内胎芽坐高20.9 mm,可见胎心及血流信号,后壁绒毛。提示:早孕(超声相当于孕8周+5 d)。继予安胎1月,嘱其禁戒房事。至期生产一男婴,体健。
按语:本例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病史,多种因素导致患者脏腑功能的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耗伤气血精液,损伤脾胃功能,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津液内停而成痰饮,日久则化瘀、化热,均可导致阴虚。阴损及阳,阳虚运化无力则可导致血瘀,瘀血日久,冲任气血失调,肾精亏虚,久致胞宫不能摄精受孕[6]。
患者初诊时予柴胡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水湿津液亦得以布化;桑叶强金制木;冬瓜皮、茵陈、薏苡仁清热利湿;地骨皮清热凉血;知母、川黄柏养阴清热;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调经;浙贝母化痰;紫河车为血肉有情之品;紫石英入补肾而益精血,暖子宫。2诊时月经将至加入香附理气解郁、调经,可调血中之气;生鸡内金活血化瘀。3诊继以清热化湿为主,同时加入当归、白芍养血补血敛阴之品。4诊为排卵期前后加入黄精、何首乌补益精血。5诊时加入乌梅酸泻肝木;天花粉清热泻火以期冲任气血调和,月经按时而至。5诊时月经逾期未至,加入益母草活血化瘀。治疗上遵循清热利湿,化痰祛瘀为主线,以使冲任气血调和;佐以补肾,使肾气充盛而能摄精受孕。
补肾调冲法是妇科疾病的根本大法。适用于肾虚冲任失调而致的妇科经、孕、胎、产诸疾。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量或多或少,有血块,伴腰腹痛,久不受孕,平素腰酸,舌质暗红或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涩。常用药物:菟丝子、女贞子、肉苁蓉、巴戟天、丹参、鸡血藤、当归、熟地黄、苍术、黄柏、土茯苓、薏苡仁、柴胡、桑叶等。
不孕症往往病程较长,切不可操之过急,亦不可过用攻伐。孕后安胎尤需重视。阴阳升降之机初复,虽能受孕,但盛衰之偏未得尽复,应谨于顾护,并嘱其禁戒房事,以免扰动胎元。
参考文献
[1] 巢超君,常惠.无排卵性不孕症中医治疗进展[J].河南中医,2014,34(4):717-718.
[2] 卫爱武.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韩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6.
[3] 李艳.不孕症治验举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7):587.
[4]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0.
[5] 万凌屹,丁彩飞.不孕症中医证治浅谈[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9):639-640.
[6] 王英,潘丽贞,陈弦,等.补肾祛痰化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5):584-585.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成艳君,赵志梅.韩冰运用补肾调冲法治疗不孕症经验举隅[J].,2016,22(1):118-119
作者:成艳君,赵志梅
改编自:韩冰运用补肾调冲法治疗不孕症经验举隅
文字编辑:罗英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