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雪地靴穿 OR 不穿?|专家建议:可穿但需慎选
加 关注
往期文章《穿错鞋 对不起不止脚 体态健康都遭殃》我们详细说过穿错了鞋子,除了伤害宝宝的小脚丫,对宝宝的体态健康也有很大影响,天气渐冷,爸爸妈妈开始采购孩子保暖的衣物和鞋子, 我想起了之前发过丘理老师的文章给大家,希望给大家的购物清单一些参考意见。
“保暖”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近年来,舒适保暖的雪地靴成为了家长们的“宠儿”。无论是室内穿着,还是户外使用,雪地靴已经掀起一股时尚潮流,在这“保暖”、“时尚”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小的“危险”。
丘理专家观点:雪地靴,寒冬可穿,慎选!
part1
慎穿的三大理由
1靴平底|导致足底压力不平衡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雪地靴都是平底,且因为常使用胶底或EVA发泡覆盖塑胶等材质,而使鞋底比较厚,没有弧度;而人脚底有一定弧度,有脚弓,在步行时脚需要弯折,雪地靴的平底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因此会导致足底压力的不平衡。
穿雪地靴耗能较多,时间久了,肌腱与脚底的筋膜都得不到充分休息,容易引发肌腱炎和筋膜炎。虽然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所有足部的问题都会导致踝、膝、髋等运动关节的问题,只是不会即刻显现出来罢了。有同样问题的还有板鞋,罗马凉鞋、平底芭蕾船鞋等,也同样应该引起注意。
2鞋型设计|鞋型稳定性、防护性差
雪地靴经常使用的是羊毛、牛皮等毛革两用的材料,在材质本身并不具有太大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很多雪地靴在鞋帮设计上没有内包头,对稳定鞋型、保护脚趾无益;很多雪地靴后跟没有主跟,不具有固定、支撑作用,难以使脚在鞋内保持正确的位置,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
3外形肥大|易形成内八字步态
因为冬季寒冷,鞋内需要有一定的空间,以保持脚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和暖气流通,所以雪地靴、棉鞋的鞋型一般都较肥大。
雪地靴的优势在于穿脱方便,正因为如此,靴筒和靴身都比较肥大。鞋型肥大,脚在鞋里逛荡,行走时不得不用脚的外侧或内侧去控制,久之,容易形成的八字步态。
part2伤不起的寒冷:要穿至少这么做
当然了,冬季寒冷,特别是在北方。冰天雪地,寒从脚起,儿童脚部保暖确实很重要。如果在儿童必须穿着雪地靴的情况下,至少应从下面5个要素做为选购、穿着标准:
1雪地靴+鞋垫
雪地靴一般都使用带毛软垫,其止滑性很差,脚在鞋里容易滑动、易伤脚,应换一般的鞋垫,让脚在鞋里更加固定。当然了,不要加足弓垫,以免占居活动空间更伤脚;
2鞋后帮支撑稳定性强
购买雪地靴时,应捏捏鞋后帮、脚踝处,尽量选硬的,对脚具有支撑性、稳固定性;
3雪地靴+厚袜子
试穿雪地靴时多走几步,不要选择过大的雪地靴,或试着穿双厚袜子再穿它。脚肥的正常穿,脚瘦的少穿,宽大鞋腔易形成外八步;
4禁忌长时间、长距离穿
儿童穿雪地靴不要长时、长距离穿着,最好路上穿到幼儿园或其他目的地后,及时更换其他童鞋;
5皮毛光滑 无异味
儿童雪地靴最好选择皮毛光滑,没有怪味异味的靴子,以防废旧里毛让脚感染细菌。
:
新浪微博:@
● 欢迎扫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