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毒蘑菇,真会看见“小人”?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又到了一年一度,雨水丰润,菌菌冒头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大把“勇士”争先恐后上山采蘑菇,抓紧时间尝尝鲜。
今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发布了一篇文章,在2010年到2020年之间,全国共上报了10036起食源性蘑菇中毒事件。食源性蘑菇中毒导致了38676起疾病,21967人住院,788人死亡。其中,云南、湖南等5省蘑菇中毒事件最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欢迎走进今日提醒——《采蘑菇的小姑娘》。
为什么菌菌能让人欲罢不能?
菌菌富含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蛋白质也含量丰富,再加上外形肉嘟嘟的,人们都喜欢叫它“植物肉”。
菌菌中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5'-鸟苷酸和谷氨酸钠,其鲜美主要来自5'-鸟苷酸和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我们做菜总喜欢放味精提提鲜味,而菌菌本身就富含谷氨酸钠,可以说是鲜美本尊了。
再加上菌菌富含可溶性糖,甜味使人愉悦,菌菌清水煮都能尝到清甜的味道,着实让人上头。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为什么野生菌更鲜美?
在云南人眼里,香菇、金针菇不能称之为菌菌,只有野外的菌菌才配得上菌菌的称号。
野生菌和培育的菌子不同,培育的菌子受相同的环境影响,口味也比较单一。野生菌一般生长在松针林地带,受气温、日照自然条件等影响,导致野生菌氨基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和成分不同。于是乎,野生菌种类更丰富,“菌味”也更浓。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吃菌菌会看见“小人”?
我国发现的食用菌有1000种左右,云南几乎都有,但这其中有500多种是有剧毒的。
毒菌菌中有一种叫裸盖菇素的成分,它是一种具神经致幻作用的神经毒素。通常认为裸盖菇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脱磷酸裸盖菇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神经系统,然后激活5-羟色胺2受体,这个受体在处理视觉和病理性幻觉的产生中功不可没。
受脱磷酸裸盖菇素的影响,5-羟色胺2受体处理视觉信息发生错误,导致视觉扭曲,让人出现幻觉,能看见小人、小老鼠等等,而且还会引起神经兴奋作用,能让人乐呵呵不停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听起来挺有趣?大可不必。毒菌菌中除了裸盖菇素,还有毒蝇碱、毒蝇母、光盖伞素等等。
所以也可能吃完毒菌菌后,看到的不是“小人”,而是阎罗王。
毒菌菌中毒分几类?
按照中毒症状,可分为如下6种类型:
1、胃肠炎型
在我国,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主角是青褶伞,又叫大青褶伞。它能引起严重的胃肠道中毒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大青褶伞通常出现在公园和小区的草坪上、路边草地、菜地里,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2、肝脏损害型
淡红鹅膏,致死率极高。中毒症状一般是,食用后6~24小时,出现头昏、乏力、腹痛等症状,随后可能出现1~2天“假愈期”,之后出现昏迷、黄疸、无尿等症状,中毒严重者可因脏器衰竭而死。
毒鹿花菌形似羊肚菌,这种菌菌不仅会引起胃肠道中毒反应、神经中毒症状,还会造成严重的肝损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3、神经精神型
毒蝇鹅膏,就是我们常说的红伞伞,它含有的生物毒素,可以产生谷氨酰胺能神经毒性。中毒最初的表现为困倦,然后变得狂躁,表现为焦躁不安、兴奋、精神错乱等,持续约48小时左右进入困倦期,患者可能会进入昏迷状态并伴有抽搐,严重者可致死!
4、溶血型
大鹿花菌,起初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1~2天内出现溶血性黄疸,少数中毒者出现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亚稀褶红菇,剧毒,误食后死亡率高达70%。误食者常会在2~3天后,出现急性溶血症状,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多数患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或中毒性心肌炎。
6、光过敏性皮炎叶状耳盘菌,形似木耳。误食后约3小时发病,手指、脚趾发痒,脸面红肿,形成水肿和水泡,暴露在光照的部位更严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菌菌中毒怎么办?
1、马上停止食用,呼叫救护车。
2、等待救治过程中,可以帮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盐水,用手指刺激咽喉催吐,如果中毒者神智不清或昏迷,则停止催吐,避免反流。
3、出现神经中毒症状,可以束缚患者,防止其伤人或自残。
4、保留剩余蘑菇提供给救治人员,便于快速确认中毒类型。
5、重视假愈期。即胃肠道症状好转,实则内脏正遭受损害的阶段,及时就医。
其实不乱买、不乱采、不乱吃,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吃菌菌中毒,医保不报销!
最后,吃菌菌时牢记“3个熟”,菌子有没有毒要熟、吃的菌菌要煮熟、去医院的路要熟。
如果对吃菌菌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蘑菇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2019年08期.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2021年06月11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