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菜,见过吗?治失眠
睡菜
来源产地
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全草或叶。
夏、秋季采收全草或叶,晒干或鲜用。
生于海拔450-3600m的沼泽中成群落生长。
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浙江等地。
别名绰菜、瞑菜、醉草、锡打、水胡豆
【原形态】
多年生沼生植物。具长的匍匐根状茎,节上有膜质鳞片。叶为基生叶,托出水面;三出复叶,叶柄长12-30cm,小叶无柄;叶片椭圆形,长2.5-8cm,宽1.2-4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边缘微波状,中脉明显。
花葶由根茎中抽出,高30-35cm,总状花序;花梗长1-1.8cm,基部有一卵形的苞片;花萼筒甚短,长4-5mm,5深裂至基部,裂片卵形,花白色,花冠漏斗状,长1.4-1.8cm,5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上部内面具白色长流苏状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椭圆形,无柄,花柱线形,柱头2裂。
蒴果球形,长6-7mm。种子膨胀,圆球形。花、果期5-7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苦,凉。
清热利尿,健胃,安神。用于胃炎,消化不良,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悸,失眠。
《中药大辞典》
"味甘微苦,性温,无毒。
治心膈邪热,不得眠。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治胃炎,胃痛,消化不良,心悸失眠,心神不安。"
《中华本草》
甘;微苦;性寒。
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清热利尿。主胃炎;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湿热黄疸;胆囊炎;水肿;小便不利或赤热涩痛
【归经】
心;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
【备注】
本品为啤酒苦味原料之一。
睡菜根
《中药大辞典》
甘微苦,平,无毒。"
润肺,止咳,消肿,降血压。
《中华本草》
甘;微苦;性平
归肺;肝;膀胱经
润肺止咳;利尿消肿;降血压。主咳嗽;水肿;风湿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者30g;或捣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