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除瘀血和小儿变蒸
医案一:
在看到这个医案前,小儿变蒸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鬼。。。
哎,看完后我立刻本着求知的态度滚去百度了一下。。。。
小儿变蒸,又称“变蒸”,俗称“烧长”或“生长热”,是古代医家用来解释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一种学说。
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主要是指精神发育;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主要指形体发育。2 岁以内的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旺盛,其血脉、筋骨、脏腑、气血、神志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变异,蒸蒸日上,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有一定的变化,并且还可表现出一些症状,如发热、烦吵、出汗等等,但无病态,是小儿精神、形体阶段性生长发育的一种生理现象。变者生五脏,蒸者养六腑,变者上气,蒸者体热,小儿需得变一变、蒸一蒸,方能长一长。临床上可据其症状,辨证治疗,亦有医家不主张治疗者。
所以说,做这个公众号,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我经常因为要写公号的文章或者分析医案,而去查阅更多的书籍和资料。在此感谢你们。
此医案,如果不用“变蒸”而用“生长热”,相信很多人就会立刻明白了。孩子在生长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这种无病态的热证。分辨这种“生长热”,一是看年龄,多为2岁以下的宝宝;二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出现萎靡;三是用滋阴的办法看是否可以有效的缓解热度。
孩子是“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再加上婴幼儿脾气虚弱,卫气不固,很容易因为流汗过多,而丧失津液,发热更容易损耗津液。所以适当的给孩子补阴非常重要。之前我介绍了五汁饮(五汁饮:梨汁,荸荠汁、藕汁,麦冬汁,鲜芦根汁。等分。用法:和匀凉服,如果不喜欢喝凉的,可以加热后再服),另外还有大米汤也是补阴之佳品。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建议米汤作为常用饮料,既有补脾滋阴的效果,而且还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医案二:
其实这张舌下静脉图已经很“好看”了,都不算粗黑的。百度图片上的瘀血舌图,看完根本没办法吃饭了。。。。
首先回答一下这位朋友的疑问,就是例假期间能不能继续吃除瘀血的药,答案是:一定要吃!因为女性先天有月经这个渠道,可以排除瘀血。月经期间吃,可以让瘀血随着月经自然排出,所以是最好的时机了。
另外,如果有朋友对如何判断瘀血和瘀血的症状有疑问的,可以在公众号里回复关键词“瘀血”,就能阅读相关文章了。想知道血府逐瘀汤药方的,可以直接在公众号里回复关键词“血府逐瘀汤”,阅读相关文章了解适应症。
再次感谢两位作者的分享。
亲,请把你们自己治疗的医案发给我吧,让更多的人分享你们的感受。合作及投稿,
请发至邮箱: